2015年9月21日 星期一

可專利性審查方針更新筆記

2014年因為Alice判例產生的關係,致使USPTO對於35USC101可專利性審查提出審查方針,可參考部落格文章:

USPTO可專利性教戰守則 - TWO-STEP TEST(2014年12月16日)
http://enpan.blogspot.tw/2014/12/uspto-two-step-test.html

今年7月提出可專利性審查方針更新,有網站說是大幅更新,但我覺得並不是多大的更新,因為這次更新主要是引述了自去年Alice判例與USPTO提出審查方針的一年來的法院案件,藉此提出比較具體的指示(2015年7月30日)。

本次審查方針更新有六個討論議題:

幾個議題涉及可專利性的TWO-STEP TEST:

(1) 有關抽象概念與自然律的範例(requests for additional examples, particularly for claims directed to abstract ideas and laws of nature):

有關抽象概念的專利範圍如商業方法(business method)、圖形使用者介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與軟體領域,在生物科技領域中,如診斷方法,與一些最近有關自然律與自然現象的案例等,都為一種抽象概念。(範例可參閱將來會討論的附件,如以下網路連結)

可以討論,即便一個專利元件並沒有超越自己本身功能時,如一般目的的電腦執行一般電腦功能(如數學運算、產生有關時間的數據等),但這元件如果與其他元件結合,仍可能符合「實質超越」的檢視。從範例可以讓審查委員釐清「實質超越"significantly more"」以及一些司法例外(judicial exception)等的判斷。

(2) 顯著特點分析(MDC)法則解釋(further explanation of the markedl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MDC) analysis):

「顯著特點分析」可用於以上TWO-STEP測試中的步驟2A(主要意見),或是2A到2B的判斷。步驟2A主要是判斷請求項範圍是否符合可專利性要件:is the claim directed to a law of nature, a natural phenomenon, or an abstract idea (Judicially recognized exceptions) ?

MDC分析是法院在以上步驟2A中用來界定自然產物(product of nature)例外的依據,藉此判斷請求項範圍是否符合可專利的四種類別(35USC101),並判斷是否為司法例外,如果發明整體經分析後並非司法例外,則符合可專利標的的條件。

(3) 審查委員如何界定抽象概念(further information regarding how examiners identify abstract ideas):

當審查委員要識別出專利範圍是否為抽象概念時,應判斷發明是否落於司法例外,而狀況很多樣,也不會是過去常見的態樣,比如DNA的遺傳繼續,可以從是否為單純的發現判斷,是否為自然產物等。

可能會遭遇不可專利的技術如:
A. 基礎經濟活動
B. 組織人類活動的方法
C. 本身就是想法(an idea ‘of itself)
D. 數學關係與方程式

(4) 初步印象案件討論,以及專利性核駁理由的證據角色(discussion of the prima facie case and the role of evidence with respect to eligibility rejections):

審查委員提出不可專利的核駁理由時,有責任表示初步印象的核駁理由,相關的審查基準讓審查委員有依據作出此類核駁意見。審查委員應提出識別發明為司法例外的理由,以及解釋為何這些元件的結合沒有「實質超越」其元件本身的功能。

舉例來說(不限於這幾點),當判斷電腦僅為一般目的的電腦時,證明這個電腦僅執行已知、一般性與習知的功能,包括:執行重複性計算、接收處理與儲存資料、自文件掃描與擷取資料、記錄資料、自動化心智活動、透過網路接收或傳送資料等。

 performing repetitive calculations,
 receiving, processing, and storing data,
 electronically scanning or extracting data from a physical document,
 electronic record keeping,
 automating mental tasks, and
 receiving or transmitting data over a network, e.g., using the Internet to gather data.

(5) 有關2014年可專利標的過渡審查方針的應用(information regarding application of the 2014 IEG in the corps):

USPTO針對法院判例提出可專利性審查方針、訓練審查委員適當應用審查方針。

(6) 可專利性分析時的先佔角色解釋,包括簡化分析討論(explanation of the role of preemption in the eligibility analysis, including a discussion of the streamlined analysis):

在可專利性的分析中,先佔角色(role of preemption)就是讓審查委員可以快速簡化其可專利分析,判斷專利是否僅是先佔自然律、自然現象或是抽象概念的技術而已。法院前例中已經提出許多先佔(preemption)的概念,先佔的問題已經隱含在前述TWO-STEP TEST,法院使得司法例外的專利標的視為企圖先佔的專利標的,這類專利為不可專利的標的。

前述TWO-STEP測試中,步驟2A到2B如整個可專利性的分析,審查委員可以透過這兩個步驟簡化可專利性分析,不過,在步驟2B之後,也就是當判斷為不可專利標的之後,則非簡化的分析,這部分將仰賴審查委員判斷專利標的是否符合35USC101中的可專利標的的類別。


USPTO更新可專利性審查方針的檔案:
資料來源:
http://www.uspto.gov/patent/laws-and-regulations/examination-policy/2014-interim-guidance-subject-matter-eligibility-0

Federal Register Notice:
http://www.gpo.gov/fdsys/pkg/FR-2015-07-30/pdf/2015-18628.pdf

July 2015 Update on Subject Matter Eligibility:
http://www.uspto.gov/sites/default/files/documents/ieg-july-2015-update.pdf

另有三個附件,每個都值得討論:

R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