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 星期五

WIPO的AI故事(基於2019年趨勢報告)



WIPO網頁用特別的方式表示了AI專利申請的歷史,從1956年第一次提到"AI"這個詞開始...

1956年有9件專利提到人工智慧(AI);
在1956-1974年是政府贊助的黃金年代,1974年有169件申請案;
1974-1980年為不切實際的期待加上有限能力導致第一個AI寒冬;
1980-1987年為知識型專家系統預示新的樂觀和聚焦,在1980年有207件申請案,在1987年有693件申請案;
1987-1993年專門的硬體工業突然瓦解導致第二個AI寒冬;
1993-2011年AI開始由數據驅動與電腦算力增加而獲得樂觀與成功,在1993年有3049件申請案,到了2011年有12473件專利申請案;
2012年到現在,更多數據、增加的連通性與更強的電腦算力帶來突破,AI申請量暴增,統計上2017年有55660件申請案。


運用AI的前三名領域分別是電信、運輸與生活醫藥:


根據WIPO統計AI相關專利申請量,全世界專利局中,以美國專利局最多,達152981件,其次是中國,有137010件專利申請案,其中WIPO的AI相關專利申請案佔了其中的20%。

前500大AI專利申請人中,有333為公司,167為大學或研究組織。

333公司中有109個為美國公司,其中領先者為IBM;167間大學或研究組織中有110個在中國,其中領先者為中國科學院(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以上資料是源自WIPO 2019年的技術趨勢報告,目前僅能找到2019年資料,雖是隔了數年,但公開專利資料庫本來就有一兩年的延遲,加上報告做出來又需要一些時間,2019年資料應仍有參考性。WIPO檔案:WIPO Technology 2019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ttps://www.wipo.int/edocs/pubdocs/en/wipo_pub_1055.pdf

R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