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日 星期五

有關產品綁定形成壟斷市場的案例討論 - Thomson Reuters Enter. Ctr. GmbH v. Ross Intel. Inc. (D. Del. Feb. 11, 2025)

本案例為「Thomson Reuters Enter. Ctr. GmbH v. Ross Intel. Inc., No. 1:20-cv-613-SB (D. Del. Feb. 11, 2025)」,其中涉及著作權與反托辣斯議題。

本案資訊:
原告:THOMSON REUTERS ENTERPRISE CENTRE GMBH and WEST PUBLISH ING CORP.
被告:ROSS INTELLIGENCE INC.

Ross Intelligence為AI服務公司,提供法律與人工智慧技術的資訊,但其網站公告已經停止提供服務,理由就是本案Thomson Reuters提出的告訴。

本案原告Thomson Reuters (Reuters)的Westlaw平台蒐集了大量的法律資料,並提供搜尋工具讓客戶使用,而被告Ross是以AI提出更好的法律搜尋工具。於是,Reuters對Ross提起著作權侵權訴訟,認為Ross使用了Reuters的智慧財產來建立搜尋工具。

本篇討論重點是:Ross則對Reuters提起反托辣斯的告訴。

Reuters提出六項簡易判決的議題:separate products, market definition and power, statute of limitations, injunctive relief, and damages(產品、市場定義與權力、法令時效、禁制令,以及損害賠償)。

Ross的主張是,Reuters的Westlaw平台資料庫是許多用戶需要的,而Reuters決定僅能使用自己提出的搜尋工具來販售這些資料,也就是說,Reuters強迫用戶在使用者法律資料庫時,還要買Reuters的Westlas平台的搜尋工具,也就是所述爭議中的產品/product,因此基於合理歸責原理(rule-of-reason theory)主張Reuters違反「Sherman Act聯邦反壟斷法」。(編按,經查,所述"rule-of-reason theory"指的是法院判定是否有反托辣斯的行為時,應綜合考慮該行為對競爭可能產生的負面影響和積極影響,最後再整體權衡來判斷是否違法。

對於此案,舉證責任在Ross,首先應證明Reuters提出的服務Westlaw平台包括兩個產品,也就是法律資料庫與搜尋工具,並須定義市場,其中引用前例說明,測試是否相關產品是分開的兩個產品,是判斷是否有足夠的消費者(一般,不能算粉絲,法院:"we must look at what consumers generally want")要求要分開販售兩個產品

有前例表示,若沒有超過20%的消費者要求分開販售上述產品,即判定Westlas平台是一個產品。但Ross認為不用去證明消費者是否實際分開購買產品,而是兩個產品分開的市場是可能存在的。但如果要評估,應評估,如果兩個產品(法律資料庫與搜尋工具)分開提供,在成本與品質上,消費者要的是甚麼?曾有反托辣斯案例"ABA Model"中有指示陪審團考慮,如果兩個產品是分開販售,消費者會個別買嗎?

(編按,這裡形成Ross應該要證明其主張的舉證責任。)

-----------------------------------------
編案,這個議題仍是始於,Reuters將法律資料庫與搜尋工具綁在一起銷售造成壟斷市場的問題,這讓我想到微軟藉著Windows系統壟斷市場的優勢又在作業系統中綁定瀏覽器IE的行為產生壟斷瀏覽器市場的案例。可參考:https://en.wikipedia.org/wiki/United_States_v._Microsoft_Corp.

其中記載來來往往的各種訴訟記錄,最高法院不受理微軟上訴議題,即便是各級法院也有不同情況,最後是進入和解:美國司法部要求微軟釋出API給第三方公司,分享原始碼,但司法部也沒有要求微軟改變程式碼,也沒有要求微軟要分開其作業系統與其中預載軟體。)
-----------------------------------------

在本案中,我覺得Ross有智慧地提出,最壞的情況就是,藉由壟斷者成功地壟斷綁定產品(tying product)成為綁定兩個產品(tied product)的壟斷,使得上述兩個產品已經成功地綁在一起("perversely immunizing the worst-case scenario of a successful tie by which a monopolist successfully leverages a monopoly in the tying product into a monopoly in the tied product.”")。如此,將形成不公平競爭(unfair competition)。

針對Ross的主張,Reuters則是要求Ross證明消費者會分別購買兩個產品,或是要求兩個產品分別販售?

於是,舉證責任是在Ross身上,法院要求Ross證明:(1)消費者會分別購買兩個產品;(2)消費者要求兩個產品分別販售;或是(3)有些消費者或許會要求分別販售兩個產品,但事實上卻被脅迫不提出這樣的要求,或是沒有獲得可以分開銷售的資訊,藉此證明Ross所說分開販售的市場是可能存在的主張

(編按,這幾個問題應該就是判斷產品綁定是否形成壟斷市場的判斷依據之一?)

然而,Ross並未提出以上要求的證據,而是通過答辯說明兩個產品分開販售的可能性,以下理由是我根據法院意見整理的。

Ross主張的理由一是,歷史數據證明Reuters已經在販售沒有搜尋工具的法律資料庫;理由二是,消費者曾經詢問單獨購買法律資料庫;理由三是,Reuters曾經決定讓法律資料庫通過API存取,也就是證明可以與搜尋工具分開販售;理由四是,有消費者想要只買搜尋工具;理由五是,Reuter提供不同等級的搜尋工具方案,表示這是可以與法律資料庫分開;理由六是,Reuters已經分開販售其平台服務West KM,這是運用Westlaw搜尋技術審視組織文件的工具。

然而,Ross上述幾個主張多數都被證明錯誤,或是不夠充分。(有興趣者可參考原文)

基於Ross並無法滿足舉證責任,無法證明其符合上述三個法院要求證明分開販售的市場是可能存在的標準。加上Ross無法證明分開販售的市場是可能存在的主張。

因此法院同意原告簡易判決:無法證明Ross的反托辣斯主張

"For all these reasons, I grant summary judgment to Thomson Reuters on its motions on separate products and market definition and market power. I dismiss as moot the other motions on the antitrust counterclaims."



R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