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1日 星期三

條件式專利範圍怎麼看? - In re Google, 22-1611 (Fed. Cir. 2022)

本篇討論「條件式專利(conditional claim)範圍怎麼看?」- In re Google, 22-1611 (Fed. Cir. 2022)

案件資訊:
上訴人:GOOGLE LLC
系爭申請案:15/487,516

本案緣起PTAB確認USPTO審查委員無須針對Google申請案'516申請專利範圍中以「條件式用語」所描述的技術特徵提出"新穎性證據"。

引用前例即為我自己心中常常記住的「Ex  Parte  Schulhauser, No. 2013-007847」,因為經常撰寫軟體專利,規劃申請專利範圍時不免會面對「條件式」表達的步驟,如if, else.../when.../whether or not...,撰寫時自然是要盡量避免這類較為限縮或是"不被考慮"的描述方式,解決方式:(1)以最重要流程為主要專利範圍,例外則寫在附屬項;(2)以最重要判斷是寫在最前面,次要/可能不被考慮的特徵寫在後面;(3)盡量讓每個條件式步驟本身要有新穎特徵(方便日後調整)

然而,特別的是,USPTO局長跳出來提起motion(動議),認為PTAB/USPTO審查意見有誤,要求發回PTAB重審。CAFC同意在不浪費司法資源的情況下重審本案。

如果回到如系爭申請案15/487,516請求項撰寫方式,claim 1如以下摘錄(我在公開資料找不到系爭申請案),從patently-o所公開的內容來看,方法請求項中的一句話"in response to a determination that a first block is available, generate a pixel value"被認為是條件式用語而被認為是"no weight",其實是不太公平的,就發明人利益而言,專利審查應該是合理地解釋專利範圍,就"技術本身"而論,而非字字檢討,但專利系統屬於一種司法系統,法律人確實會不同工程人的想法。

不過本次USPTO局長(Director)提起的疑慮可能會引發這類申請專利範圍用語不同的思考,期待有不太一樣的案例產生(編按,我的期待是"整體來看"技術特徵,而非"太嚴格地"字字檢討或是句句考究)。

---補充---
關於patently-o提供一個檔案連結:https://patentlyo.com/media/2022/09/Google-NOA-with-PTAB-Decisions-Attached.pdf,為Google於04/11/2022提起上訴的存檔內容,其中附帶有Google於2017年提起notice of appeal以及decision of appeal等內容,PTAB表示駁回系爭申請案'516的claims 1-4, 9-12,核准claims 17-20,claims 5-8有瑕疵(objections)。

claim 1:

PTAB基於"Ex parte Schulhauser"否決Google的意見,認為系爭申請案中有幾項專利範圍採用了條件式用語,為何條件式用語no weight,是因為當有條件(L1)不滿足,後面的步驟L2, L3並不會執行,因此在最廣而合理的解釋原則下,專利範圍就會在L1條件為止,後面的步驟就no weight。

-----------

9/16/2022 order:

過去的報導:
當有條件符合而流程結束,就以此為最廣專利範圍 - Ex parte Schulhauser (PTAB 2013-007847)(https://enpan.blogspot.com/2016/10/ex-parte-schulhauser-ptab-2013-007847.html
- 副詞子句的效力(特別包括附帶條件的專利範圍討論) - MPEP 2111.04(https://enpan.blogspot.com/2019/04/mpep-211104.html
- 條件式專利範圍(conditional limitations)討論(https://enpan.blogspot.com/2021/05/conditional-limitations.html

資料參考:

R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