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第一件適用美國先申請主義的獲准專利,以及相關討論

從這些小題目都可以得到大學問
先可回顧一些AIA的時辰,特別是適用First-to-File制度的時間問題:

一個制度的施行,通常會有制度開始前的適用、過渡時期的適用,以及之後正式的施行等不同階段,美國專利AIA已於2012年9月16日開始實施,不過今年3月16日當日以後的美國申請案才適用First-to-File制度,也就是關係著102,103等先前技術的判斷。

以下這個USPTO提供的圖示表示著上述三個階段,左邊綠色球表示申請日在3/16/2013之前的案子,全部適用先發明制度(first-to-invent)的法律。
右方藍色球表示美國申請日在3/16/2013(含當日)之後的專利申請案,包括所享有的先前申請案申請日都在3/16/2013當日或之後提出申請,這類案子都適用First Inventor to File的法律。
中間紅色球表示一個過渡時期的處理方式,如果申請案申請日在3/16/2013之後,但若其享有的美國國內先前申請案申請日,或是先前國際優先權日都在3/16/2013之前,其中若有申請專利範圍並未被其先前申請案說明書所支持,申請人應提出聲明而使得這些權利範圍適用AIA中first-to-file的法律。


AIA美國專利改革法案中於2013年3月16正式採用First-Inventor-to-File制度,也可想為First-to-File制度(可參考:http://enpan.blogspot.tw/2013/03/03162013.html),除了一些在這天之前已經適用的後續案外,根據Patently-O的報導,第一件適用First-to-File正式施行的專利案為一件設計專利,同時適用AIA所有新的後續爭議措施,這件領證公告後為D685,381


這件應該不是適用first to file制度的第一件申請案,申請日為2013/4/1(3/16/2013之後),但看來是第一件核准案,專利為一種筆電的架子,特徵是可以折疊:

Patently-O在提到三件已經公開的發明申請案:20130185143, 20130183063, 20130180060,First-Inventor-to-File制度係自2013/3/16開始,為何有那麼早公開的發明專利案?理由就是他們都主張了的較早申請案優先權日,比如這件:
US 20130185143,前案經過幾次CA申請案後溯及2011年6月9日的最早申請案(13/156,368)
(如本文第一段所提到的過渡時期辦法,這三件專利申請案所主張的先前申請案申請日都在3/16/2013之前,除非後申請案主張專利範圍並未被先申請案所支持,否則仍適用舊法)
特別參考:http://enpan.blogspot.tw/2012/10/aia.html

後記:
我在美國核准專利頁下了一個條件"APD/3/16/2013->7/30/2013"
目前已有三件設計案:


Ron

2013年7月29日 星期一

替換型式的權利範圍(About Claims)

替換型式的權利範圍

你會用一個權利範圍所包括的元件取代另一個專利範圍中的一個元件的方式撰寫嗎?
這表示兩個元件為無法互相依附的平行技術,而這兩個元件為關係到兩個權利範圍的專利性時,可能也會面臨單一性的問題。

中華民國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1章對申請專利範圍的「引用記載形式之請求項」段落所提出的範例中,有一種比較少用的「替換另一請求項中之部分技術特徵」的申請專利範圍的記載方式,此類方式會被解釋為獨立項,其中範例如下:

〔申請專利範圍〕
1.一種輸送裝置,具有齒輪驅動機構……。
2.如請求項1之輸送裝置,具有皮帶驅動機構以替代齒輪驅動機構。
〔說明〕
第2項雖然具有附屬項之記載形式,但其並未包含所依附請求項(第1項)之所有技術特徵,故實質上應解釋為獨立項。應注意者,此種獨立項屬不佳之記載方式,應儘可能界定其完整之技術特徵,避免以引用方式記載。

我覺得,上述案例中第2項用一個元件取代獨立請求項1中的一個元件,兩個元件為平行而不相互依附的技術元件,因此第2項應被解釋為獨立項

那如果被依附的項目為附屬項呢?是否依附項則仍被視為附屬項,這個問題不會存在,因為如果附屬項又要以替換型式的方式置換另一附屬項的元件,那應該用另一依附關係直接寫成另一附屬項,不用依附另一附屬項。所以「替換型式的權利範圍」只會發生在替換獨立請求項中的元件的情況。

另一問題是,其他國家如何看待這樣的權利範圍?


美國專利實務中,如果要使用上述替換式權利範圍的寫法界定專利範圍,這可能會產生不明確的問題,甚至會觸及「限制選擇(restriction/election)要求」的問題,原因是替換之前某權利範圍中特定元件時,可能造成兩個範圍之間無專利性區隔(patently distinct)的重複專利(double patenting)的問題。

在MPEP 608.01(n)中提到利用侵權測試作為判斷附屬權利項是否適當的方式中,並不建議用「替換」方式界定權利範圍(可參閱先前文章:http://enpan.blogspot.tw/2008/10/about-claims-xii-infringement-test.html):
INFRINGEMENT TEST:
...
Thus, for example, if claim 1 recites the combination of elements A, B, C, and D, a claim reciting the structure of claim 1 in which D was omitted or replaced by E would not be a proper dependent claim, even though it placed further limitations on the remaining elements or added still other elements.
...
其中提到用附屬項描述被依附項中有個元件(D)被省略,或被另一元件(E)所替換,這是不適當的附屬項記載型式。


歐洲專利審查基準(guidelines for examination)針對「專利單一性」的判斷中有以下內容,內容顯示歐洲專利接受替換式撰寫的權利範圍,不過,會造成不符單一性的問題

任何權利範圍引用獨立範圍,卻未包括所有的技術特徵,則被視為獨立項(Rule 43(4))。其中舉例有:
一個權利範圍引用不同類別的另一權利範圍,此項視為獨立項,不符單一性;
一個權利範圍所界定的技術特徵取代了獨立範圍中的對應特徵(替換式,元件D取代元件C),不符單一性。
Any claim which refers to an independent claim but does not include all of its features is an independent claim (Rule 43(4)). Examples are a claim referring to another claim of a different category, or a claim specifying an alternative feature which is intended to replace a
corresponding feature in the independent claim referred to (for example, an apparatus according to claim 1, wherein component C is replaced by component D).


Ron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USPTO對CLS Bank判決的回應

USPTO對CLS Bank判決的回應

USPTO對於軟體專利(特別是以電腦實現的發明(computer-implemented inventions,CII))的判斷多半算是十分OPEN,頂多就是要補入一些硬體連結,不過這類專利到了法院階段,可能又有不同的判斷標準,使得專利可能在提告時遇到無法主張的窘境。

於是,除了先前USPTO局長有回應外,USPTO也對先前CAFC「CLS Bank v. Alice Corp.」的判決作出指示,表示「沒有改變目前審查標準」,同樣適用MPEP 2106所界定的可專利發明標的。

此判決可參閱先前部落格文章:http://enpan.blogspot.tw/2013/05/cafccls-bank-v-alice-corp.html
相關部落格文章:http://enpan.blogspot.tw/2012/08/mpep-2106-ii-c.html

此件專利因為涉及一些多方商業交易的技術,因此在地方法院階段被認為不是可專利的發明標的,到了CAFC階段,認為發明除了一般目的功能的電腦的硬體特徵外,並沒有其他有意義的硬體限制,同樣也認為非可專利的發明。

對此,CAFC同時也提出幾個法官提出的意見,反映出法院的考量,可供審查委員(包括申請人)參考,USPTO濃縮為(由官方自己整理是最好的):
  • 可專利發明標的的檢測尚無定論,沒有明顯的界線(顯見各審查委員的主觀意見仍是關鍵),審查專利範圍應該以整體技術(evaluating a claim as a whole)來看,並且逐案(case-by-case)審查,採用比較彈性的判斷。
  • 許多法院明確指出可專利發明的檢測應該分別、區隔於新穎性、進步性等可專利性的判斷,不要混淆。
  • 普遍認同的是,審查權利範圍的整體技術時,應分析是否在抽象概念或是自然定律下有實質上、有意義的限制(特別是針對軟體發明)。

Ron
資料參考:USPTO

2013年7月26日 星期五

USPTO對Myriad案例的態度

USPTO對Myriad案例的態度

USPTO對美國最高法院對「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 v. Myriad Genetics」判決作出回應,也就根據此案例對相關技術的審查基準作出定調。
此判決可參閱先前部落格文章:http://enpan.blogspot.tw/2013/06/1000association-for-molecular-pathology.html

此Myriad案例,最高法院主要是考慮其中幾項直指人類基因「BRCA1, BRCA2」相關嫌疑的癌症基因的權利範圍,認為這些專利範圍只是自然產物(product of nature),不是發明(invention),但對人為製造的基因,如此案例中提到的cDNA,並非是自然產物,為可專利標的。

其中,最高法院判決顯示隔離的脫氧核醣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isolated DNA)非為35U.S.C §101規定的可專利的標的,USPTO表示,此判決改變了PTO審查核酸相關技術(nucleic acid-related technology)的方針

據此,在目前的審查方針中,如果只是分離自然發生的核酸(nucleic acids),這樣並非是可專利的標的,對於僅由自然的核酸與其分段的相關「產品(product)」,不論是否為分離(isolated),審查委員應予以核駁。

反之,若申請專利範圍清楚限制在非自然發生的核酸,比如此案例提到的cDNA(非自然互補基因組),或是經改變序列的天然核甘酸(nucleotide),都還是可專利標的。以「方法(method)」專利而論,根據MPEP 2106規定,其中若採用自然發生的核酸,仍應給予實質審查,並不是不可專利的標的。
相關部落格文章:http://enpan.blogspot.tw/2012/08/mpep-2106-ii-c.html

Ron
資料來源:USPTO

2013年7月25日 星期四

北伊拉克-庫德斯坦(用專利學地理)

北伊拉克(用專利學地理)


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Kurdish-inhabited_area_by_CIA_%281992%29.jpg

北伊拉克(Northern Iraq),也就是庫德斯坦地區(Kurdistan of Iraq加爾各答),庫德族自治區,東接伊朗、北臨土耳其、西邊則是敘利亞,在伊拉克的北方。

這個十分陌生的地區,還是有些資訊,雖然不多,但仍有相關同行在努力!

最近的訊息(2013年4月)是宣佈採用伊拉克的商標法,顯然本來北伊拉克與伊拉克為兩個不同的系統。

相關的商標法重點事項是:

刪除現行於2009年公佈施行的官方費用,而採用伊拉克當局所公佈的費用,算是有降低
商標申請人應在指定商標類別、次類別與相關產品
申請書以阿拉伯語與(Kurdish)提出,取消英文送件
新商標法規定適用新提出申請案與尚未公開的申請案

北伊拉克並未有針對專利與設計案的法律,不過在巴格達(Baghdad,伊拉克首都)所取得的相關智慧財產權則都適用於北伊拉克。

Ron
資料參考:Wikipedia, NJQ & Associates (http://www.njq-ip.com/)
其他參考:http://enpan.blogspot.tw/2011/09/blog-post.html

2013年7月24日 星期三

印度專利的一些資訊(用專利學地理)


印度專利局總部設在加爾各答(Kolkata),另有分局設於金奈(Chennai)、新德里(New Delhi)和孟買(Mumbai)的分行,而負責專利、外觀設計與商標的總辦公室(CGPDTM)在孟買,專利資訊中心(資料庫)在那格浦爾(Nagpur)。

印度專利局人員不多,因此專利審查品質不好,收到的OA多半希望申請人將該案其他各國的審查結果提供給他們。根據Wikipedia的描述,印度專利審查委員並無實際核准或核駁專利的權利,而是"建議"專利局主管(controller)接受或否決他們的建議,包括修正建議、文件缺補等,都需要主管同意。

可參考以下法條的規定:

修法後:

專利審查內容也不透明,要進入法院階段才會有完整的公開內容:


印度主要專利法:
印度專利法為基於1970年所制定的法,最近一次修法在2005年

所謂新穎性(new invention),指的是發明在申請前並未在印度或是世界其他地方被公開或使用。
Section 2(l):

所謂進步性(inventive step),指的是發明與已知的技術比對有技術的進步,與經濟上的意義(economic significance),使得對於發明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為非顯而易知。
Section 2(ja):



Ron
資料參考:WIPO, Wikipedia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所謂新的核駁理由-CAFC案例(In re Adler, Appeal No. 12-1610)

CAFC上訴案(In re Adler, Appeal No. 12-1610),涉及「新的核駁理由(new ground of rejection)」

系爭專利(10/097,096)為一間以色列公司GI(Given Imaging)於2002年提出的專利申請案,專利涉及一種在活體內偵測比色異常(酵素與體內物質作用的顏色變化,可以此檢驗身體的異常)的方法與系統,其中有一個影像接收器(image receiver),可以取得體腔內的影像,處理器則根據影像顏色的比對得出比色異常的機率。
特別的是,這裡提到的影像可已是一種可以吞到肚子裡的攝影機所拍攝(膠囊式影像接收器),透過健康組織的影像顏色與血液顏色,以監視器判斷是否有異常

這是GI另一件有關可吞膠囊式攝影機的專利US7,460,896的圖式:


回到本案系爭專利(10/097,096),這張手繪代表圖顯示有一影像接收器(12')接收到影像來源(42'),經過光譜分析(22)、適性參考建立(24)、計算距離(26)與判斷(28),以此取得影像的變化。若以欲取得專利的範圍來看,這個方法至少有兩個步驟:分析影像特徵與據此判斷異常;系統則有影像接收器與影像特徵分析的手段;步驟還有一些細節如根據比色參數選擇一些像素區塊、計算這些區塊的參數平均值與以參考值過濾出體內組織的影像值等。

本案請求項審查中又刪又減有增的,以最後Claim 57為例:


此案經USPTO審查委員以顯而意見而核駁專利,相關前案之一也同樣是個膠囊攝影機,另一為血液顏色比對的技術,於是認定本案技術為這兩件的簡單組合可達成,不具進步性。


經訴願提到PTAB,同樣被駁回(被質疑用新的核駁理由),GI接著上訴CAFC。

CAFC階段,GI改變答辯策略,其實是個險招,因為並沒有同時主張專利實質的進步性問題,而是主張PTAB在駁回決定中提出對前案不同的見解,顯然建立了不同於USPTO審查意見的新的核駁理由(new ground of rejection),於是GI認為他有權要求重新進入審查程序或是要求重審(new hearing)



GI提出USPTO與PTAB的決定差異,據此認為有產生新的核駁理由:


其實CAFC也認為如果PTAB訴願委員會提出新的核駁理由,應該要重審專利案,不過CAFC則是認為PTAB並沒有提出新的核駁理由更確認此專利為顯而易知

這裡提到GI錯誤認定訴願委員所作出的核駁決定,也沒有明確指出PTO審查委員中沒有提到的問題,更沒有描述沒有提的地方為訴願委員作出核駁決定的基礎(全文提到的Adler為發明人,通常用以代表爭議中的專利)。
"Here, Adler mischaracterizes the examiner’s grounds for rejection, and neither points to specific facts found by the Board but not by the examiner, nor illustrates how any such facts formed the basis of the Board’s rejection."

由於GI1並未在CAFC爭辯專利實質的進步性問題,直接因為懷疑PTAB用了新的核駁理由而要求重審,但結果顯示這個險招讓GI退無可退。

CAFC決定:

這件案例讓我們知道如果在PTAB訴願階段委員提出了新的核駁決定,讓申請人沒有機會回應,這樣應該是可以要求重審。不過同時最好也主張專利的新穎性與進步性才好。

Ron
資料參考:Patently-O
資料來源:http://www.cafc.uscourts.gov/images/stories/opinions-orders/12-1610.opinion.7-15-2013.1.pdf

2013年7月18日 星期四

Amar Gopal Bose

BOSE創辦人Amar Gopal Bose辭世
BOSE喇叭,就是做喇叭,沒有別的(後期有耳機、家庭戲院,但還是喇叭),算是高檔中的平民喇叭,但是對我來說還是很高級,僅會去店裡試聽、試用。對於喇叭的技術,網路上很多論壇在討論,充滿了佩服。


搞專利的就會想知道Bose或是Bose公司的專利樣貌,從發明人「Amar Gopal Bose」 來找,自然都是有關聲響的技術,比如聲波、訊號傳輸、轉換、揚聲系統等,其中從google找到最早的美國專利是1956年提出申請後來獲准的US2915588
專利涉及聲波產生的技術, 此件早於1956年申請,但現在看來也頗為新奇,在一個原點形成的圓體部份製作一個傳聲的揚聲器,主要專利範圍即界定這個可以產生圓形波的裝置。
在這麼早的專利就已經有以各種角度界定專利範圍的概念,此項則界定在一個傳聲媒體產生壓力波的裝置,外觀上有個涵蓋部份以一原點向外形成圓體部份的喇叭裝置,還有包覆一個空間的手段、傳遞圓形波的手段,還有一些組裝的要件。

隨便再找一件WO1996029842來談談,這件不是Bose的,卻也提到Bose,涉及一個具有彈性可壓縮管的全向(omni-directional)揚聲系統,其中可壓縮管一端具有低音揚聲器,也有一個通風擋板在另一端。在低音揚聲器上有散音元件,在此散音元件底部設有中音揚聲器,此中音揚聲器也有散音元件,上方有個高音元件。

想要的專利範圍概念地想涵蓋在一個管體上佈設有高音、中音與低音單體的全音場的揚聲系統:
1. A loudspeaker system comprising:
a) a first flexible compressible tube having a first and second end;
b) a first loudspeaker mounted on said first end of said tube such that the cone of said first loudspeaker faces away from said tube;
c) a first sound dispersion element having a substantially conical surface, said first sound dispersion element being coupled to said first end of said tube such that the apex of said substantially conical surface faces said cone of said first loudspeaker; and
d) at least one tweeter coupled to said first sound dispersion element such that the cone of said tweeter faces away from said tube.

在此專利說明書相關技術的部份曾提及Amar Gopal Bose所開發的採用多個揚聲單體的901揚聲系統,可以有全方向的揚聲效果。
"In 1968, Dr. Amar Bose developed the now famous Bose 901 loudspeaker system which incorporated a number of unorthodox innovations. The most memorable feature of the Bose 901 loudspeaker system is the placement of nine speakers which are directed not at the listener, but the wall in back of the loudspeaker system."


Ron

2013年7月17日 星期三

引用圖示的權利範圍(about claims)

通常權利範圍不應也沒必要引用特定圖示,但根據各國權利範圍撰寫規定,其實仍有可能,不過限制很多。


歐洲專利:
曾經討論到歐洲專利範圍的撰寫時提到,...若無必須,權利範圍不應僅限定於說明書或圖示中所標示的技術特徵,且不應直接引用說明書或圖示內容...
相關參考:http://enpan.blogspot.tw/2011/05/epc-rule-43-claimabout-claims-xxxix.html
(6) Except where absolutely necessary, claims shall not rely on references to the description or drawings in specifying the technical features of the invention. In particular, they shall not contain such expressions as "as described in part ... of the description", or "as illustrated in figure ... of the drawings".
...

美國專利:
MPEP 608有段規定如下,其中提到當沒有別的寫法可以定義出發明,權利範圍"可以"引述特定圖示或是表格。
The specification, including any claims, may contain chemical formulas and mathematical equations, but the written description portion of the specification must not contain drawings or flow diagrams. A claim may incorporate by reference to a specific figure or table where there is no practical way to define the invention in words. See MPEP § 2173.05(s). The description portion of the specification may contain tables, but the same tables must not be included in both the drawings as a figure and in the description portion of the specification. Applications filed under 35 U.S.C. 371 are excluded from the prohibition from having the same tables in both the description portion of the specification and drawings. Claims may contain tables either if necessary to conform to 35 U.S.C. 112 or if otherwise found to be desirable. See MPEP § 2173.05(s). When such a patent is printed, however, the table will not be included as part of the claim, and instead the claim will contain a reference to the table number.

中華民國專利:
這裡也留有一點可以圖示表示專利範圍的空間,比如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第1章在「請求項之記載形式」中有云:
...
請求項得記載化學式或數學式,必要時得有表格,但不得附有插圖,且請求項之技術特徵,除絕對必要外,不得以說明書之頁數、行數或圖式、圖式中之符號予以界定,即不得記載「如說明書……部分所述」或「如圖……所示」等類似用語惟若發明涉及之特定形狀僅能以圖形界定而無法以文字表示時,或化學產物發明之技術特徵僅能以曲線圖或示意圖界定時,請求項得記載「如圖……所示」等類似用語。
...

不過也有國家雖然沒有規定一定要有引用圖示的權利範圍,但當我們對這些國家送件時,代理人會建議需要補入這類權利範圍。這就會想到歐洲專利算是規定要在權利範圍中加入用小括號填入的圖示符號。比如英國專利,實務上會被要求補入圖示相關權利範圍。

英國專利:
在其專利細則中提到一個專利說明書的必要內容中,有關圖示(drawing) 的規定摘要有:

Claim可以引述圖示:
(4) The specification mentioned in section 14(2)(b) must be preceded by the title of the invention and must be set out in the following order—
(a) description;
(b) the claim or claims; and
(c) any drawing referred to in the description or any claim. (這段暗示Claim可以引用圖示)

摘要中需要引用圖示:
(4) Where the specification contains more than one drawing, the abstract must include an indication of the drawing which should accompany the abstract when it is published.

圖示規定中有段話規定不能在權利範圍中"置入"圖式,但這段話不是指不能引述圖示:
19. A drawing must not be included in the description, the claims, the abstract or the request for the grant of a patent.


另有一處提到如果要寫「圖示符號」,則僅能放在說明書或是權利項中。
21. References must only be included in the drawing where they are mentioned in either the description or the claims.

舉幾個例子:
找到一些直接在權利範圍引用圖式的例子,這些有可能確實是無法用文字直接描述技術特徵的情況,比如化學類的專利,其中成份常常用圖示表達。

這件(PCT/US2012/048157)為一種治療頸癌的方法,其中涉及一種HNSCC基因的功能描述,也就直接引用其中圖式,Fig. 22表示一種基因序列:
1. A method of treating or alleviating a symptom of 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HNSCC) or its related premalignant lesions, comprising administering to a subject in need thereof
a) a compound that decreases the function of an HNSCC-associated gene with aberrant gain-of-function; or
b) a compound that increases the function of an HNSCC-associated gene with aberrant loss-of-function
wherein the HNSCC gene is selected from FIG. 22.

Fig. 15為一種胺基酸序列:

27. The method according to claim 25, wherein
at least one of Xi_n is a sequence of 11 contiguous amino acids set forth as amino acids 1-11 in a sequence (X1.n-X14.34 or Xi_n-Xi4_35) of FIG. 15 or
at least one of X i4_34 or Χι4_35 is a sequence of 21 or 22 contiguous amino acids set forth as amino acids 12-32 or 12-33 in a sequence (Xi_n-Xi4_34 or Xi_ii-Xi4_3s) of FIG. 15.

這件(PCT/GB2002/002665)揭露一種氣閥,不是化學相關,不過除了可能是因為英國案的關係,因此權利範圍有直接引用圖示,但其中要表示氣閥啟閉,或許指向圖示也是個方式!
氣閥開啟:
氣閥關閉:

1. A valve assembly (10, 34, 70) which is suitable for controlling the flow of fluid from a fluid storage means, which valve assembly switches between an open position (Fig. 1 , Fig 6) in which fluid can flow through the valve assembly and a closed position (Fig.2, Fig 8) in which fluid is prevented from flowing through the valve assembly, characterised in that the valve assembly switches from the open position (Fig. 1 , Fig 6) to the closed position (Fig. 2, Fig 8) in response to an increase in the rate of flow of fluid through the valve assembly above a predetermined value.

德國案比較少,多半也是多年前的案子,如(PCT/EP2002/001283),其揭露一種抗腫瘤的重組抗體的方法,其中權利範圍引用Fig. 1中的免疫球蛋白核苷酸測序:
1 . Nucleic acid encoding the antigen-binding site of the heavy chain of an antibody comprising a nucleotide sequence encoding the CDR3 region as shown in Fig. 1 (designated H3) .
2. The nucleic acid of claim 1 further comprising a nucleotide sequence encoding the CDR2 region as shown in Fig . 1 (designated H2) .
3. The nucleic acid of claim 1 or 2 comprising a nucleotide sequence encoding the CDR1 region as shown in Fig . 1 (designated H 1 ) .
4. The nucleic acid of any one of claims 1 -3 wherein the nucleotide acid sequence is as depicted in Fig. 1 .
5. Nucleic acid encoding the antigen-binding site of the light chain of an antibody comprising a nucleotide sequence encoding the CDR3 region as shown in Fig. 1 (designated L3) .


Ron

2013年7月15日 星期一

從Wyeth v. Abbot Labs案學到的功課-透過多個實施例取得較廣範圍的解釋空間

補充

從Wyeth v. Abbot Labs案學到的功課,資料參考:Ryan Alley(http://alleylegal.com/2013/07/wyeth-v-abbott-labs-application-drafting-lessons
部落格文章:廣泛的權利範圍需要廣泛的揭露內容(Wyeth v. Abbot Labs案例討論)(http://enpan.blogspot.tw/2013/06/wyeth-v-abbot-labs.html

Wyeth(惠式大藥廠)所擁有的專利5,516,7815,563,146涉及「使用雷帕黴素的抗生素來治療和預防動脈球囊導管阻塞」的技術,專利所揭露的sirolimus(雷帕黴素)為自然界所產生,而被告Abbot Labs所使用的Abbot Labs的產品則是雷帕黴素的衍生物:everolimus與zotarolimus。

給予較廣的解釋專利範圍的一般原則下,Wyeth所持專利範圍或許可以涵蓋到被告產品的衍生物上,不過在地方法院以缺少可實施(lack of enablement)要件的簡易判決中判定專利範圍無效。

於是案件進入CAFC,CAFC法官則先判斷5,516,781與5,563,146所載技術是否在無須過度實驗(undue experiment)下即可廣泛地達成被告產品的效果?

雙方有不同的意見:
Wyeth認為:
其中由於專利取得的當下雷帕黴素為公知的成份,而在試驗各種類似物可以反血管再阻塞的方法為日常工作(routine),因此認定專利主張技術為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通常知識者可以透過例常的實驗成功達成,無須過度實驗就可達成。

Abbot Labs認為:
但是相關雷帕黴素的類似物有上百萬種,其中更有上萬種成份具有如專利範圍所稱可以反血管再阻塞的效果。被告質疑專利缺少所主張醫療效果的任何結構或雷帕黴素修改的描述,認為將可能需要過度實驗才能得到專利所稱的效果。

CAFC認為:
同意被告所質疑,認為專利範圍所載的技術需要過度實驗才能確認,理由是為了證明專利範圍所載技術的目的,需要大量的測試(過度實驗:判斷其複雜度需要多年來證明專利主張的功效,雖然Wyeth認為幾個星期即可達成每個實驗)來識別其中種類,說明書又沒有揭示內容,因此同意地方法院判斷權利範圍無效的決定。

結論:
此案例源自於專利範圍僅限定了一個雷帕黴素,而雷帕黴素又有成千上萬的種類,如果說明書並未提供足夠的證據證明可以達到技術效果,則可能面對專利無法主張的問題。
若發明人無法提供多餘的實施例,可能會面對無法取得過廣範圍的專利範圍,建議至少一個附屬範圍可以限定專利範圍在一個類型(species)中,可以藉此取得一個不會被無效專利的備用範圍。

Ron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由人來執行的流程不能專利(Appeal 2010-009107)

由人來執行的流程不能專利,嚴格來說是「請求項描述若不連結特定硬體特徵,則會被認定也可以被人為操作達成」。補充,但用功能手段用語則可以關聯到說明書內容,因此可能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

這句話產生的問題來自於方法專利範圍往往是界定一個物體所執行的動作(actions),實務上避免有人為的動作,比如一個電腦程式方法,其主詞較佳可以是處理器,用處理器/記憶體/I/O的角度來描述整個程式步驟,而不是人用手去按一個按鍵、去選擇一個項目而執行的步驟。

這件列舉在Patently-O部落格的案例Appeal 2010-009107(申請號:10/767,075)(PTAB 2013),訴願理由是專利範圍Claims 1-14, 17, 19-27, 31不予專利,其中Claims 1-14, 17, 19, 20更涉及不符美國專利法第101條可專利標的的問題。其他核駁理由還包括112, 103(a)等。


系爭專利資訊:


專利範圍整體來看(as a whole)涉及一連串人的操作行為,從獨立請求項描述來看,主要是因為並未連結特定硬體特徵(not tied to a particular machine),而可能非由電腦執行而由人自己運作,這樣看來權利範圍確實可能落於不可專利標的的問題(101)。
其中Claim 1如下,專利範圍為一種判斷網路節點位置的方法,步驟翻譯約略為:判斷一個節點(node)到網路上至少一個重要節點的第一距離;判斷節點與最近一個節點的第二距離;之後根據第一距離與第二距離判斷出該節點距離資訊。

1.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a node in a network, the method comprising:
determining a first distance from the node to at least one global landmark node;
determining a second distance from the node to at least one local landmark node proximally located to the node; and
determin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the node based on the first distance and the second distance.
根據PTAB的審查內容,圍繞在Claim 1所載流程是否是一個抽象概念(abstract idea),並引用1972年最高法院判例Gottschalk v. Benson認為數學演算法為抽象概念(先前部落格文章:http://enpan.blogspot.tw/2009/01/history-of-software-patents-i.html),指出有關自然現象(phenomena of nature)、單純發現(though just discovered)、心智流程(mental process)與抽象智力概念(abstract intellectual concept)等非法定可專利標的。據此認為本案Claim 1因為缺少電腦參與的程序描述,僅是判斷"電腦系統節點"的位置資訊,並非電腦直接參與演算,認為可以為人為執行的流程,PTAB維持USPTO對此項不符101條規定的判斷
判斷結論("截"論)如下:『...claim 1 as a whole is directed to a sequence of steps that can be performed by a person. ...』

但另一獨立項Claim 19有不同的命運,Claim 19涉及上述的網路節點,是用功能手段用語的撰寫方式(means plus function,這就是關鍵),其中有判斷第一距離的手段、判斷第二距離的手段,以及判斷節點距離的手段。
19. A node in a network comprising:
means for determining a first distance from the node to at least one global landmark node;
means for determining a second distance from the node to at least one local landmark node proximally located to the node and the at least one global landmark node; and
means for determining location information for the node based on the first distance and the second distance.

雖然權利範圍描述上仍是缺乏硬體特徵,至少USPTO這樣理解,不過申請人在請願時提到說明書已經揭示網路節點為包括一或多個執行軟體的處理器的電腦系統,不能認定為本身就是單純的軟體(software per se)。PTAB認為因為Claim 19是用功能手段用語,這樣權利範圍的描述方式,根據MPEP規定,是有結構或材料的關聯,因此審查委員不應僅以請求項描述來認定為純軟體的技術。據此不同意USPTO作出不符101條規定的核駁理由

但整個案子因為仍涉及112, 103的問題(其中112的論點也是值得參考),本案仍不具專利性,在此不再贅述。

Ron
資料來源:Patently-O, USP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