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 星期二

商品獨特性建立第二含意的標準 - 外觀商標與時間的關係 - Converse v. ITC and Sketchers, New Balance, et al. (Fed. Cir. 2018)

前言:

Sketchers在Nike、New Balance、Adidas運動用品大廠中竄起,接著就是會面對爭議,包括被告,也有回擊,就訴訟而言,運動用品比較多「設計」相關侵權訴訟,例如過去報導:品牌運動鞋之爭 - 設計專利侵權討論(https://enpan.blogspot.com/2016/01/blog-post_24.html)。

這裡討論到以產品設計、產品形象為主的品牌之爭,特別是一種品牌識別上頗有意思的「第二含意(Secondary Meaning)」,這是混合「商品設計/包裝/設計元素」與「識別標章/商標」件例的一種「Trade Dress(我翻為"外觀商標",智慧局的文件沒有統一翻譯,直譯為「營業包裝、商品外觀或商品表徵」,updated on Sep. 23.2019)」而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的一種「識別元素」。

Trade Dress的定義:
"Trade Dress is regarded as product design and packaging together with product configuration and shape."

有關"TradeDress"的相關報導:
- 歐洲TradeDress筆記(https://enpan.blogspot.com/2016/05/tradedress.html

有關「第二含意(Secondary Meaning)」的相關報導如:
- 紅底高跟鞋的商標爭議與衍生話題(https://enpan.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html
- 歐洲單一顏色商標筆記(https://enpan.blogspot.com/2018/03/blog-post_13.html

"Trade Dress就是商標第二含意的實現(http://wiki.mbalib.com/zh-tw/商标第二含义),上網搜尋商標"第二含意":"第二含義商標,是指原來不符合商標使用或註冊條件的文字、圖形或其組合,因被長期與某種商品或服務結合使用,具備了與這些文字、圖形或其他構成要素的通常意義不同的含義。""

案例討論:

案件資訊:
上訴人:CONVERSE, INC.
被上訴人:ITC
參加人:SKECHERS U.S.A., INC., NEW BALANCE ATHLETICS, INC., FKA NEW BALANCE ATHLETIC SHOE, INC., HU LIQUIDATION, LLC, FKA HIGHLINE UNITED LLC
判決日:October 30, 2018
系爭商標:U.S. Trademark Registration No. 4,398,753

本案開始於ITC案,ITC判定Converse鞋並未受到其商標的保護,並撤銷其Trade Dress No. 4,398,753註冊,也就判決相關參加人的進口商品並未違反Section 337 (Tariff Act of 1930, Investigations of Unfair Practices in Import Trade)。但也特別的是,ITC判定"如果商標有效",被告商標侵權的Sketchers鞋子的商標侵權成立,這樣會顯得本次訴訟討論有點意思,其中涉及了「商標侵權與Trade Dress侵權」的判斷原則。("The ITC nonetheless addressed infringement, finding that various accused products would have infringed Converse’s mark if valid.")

Trade Dress No. 4,398,753(owner: Converse Inc.)




對此判決,Converse上訴CAFC。

CAFC階段:

(重要,關於商品的獨特性連結到商品來源 - Trade Dress)這裡先提到「獨特性( distinctiveness)」是商標(trademark)權取得的要件,參考了最高法院判例:Wal-Mart Stores, Inc. v. Samara Bros., Inc., 529 U.S. 205 (2000),最高法院在此案產生的意旨是,「產品設計」沒有與生俱來的特殊性,而所謂獨特性( distinctiveness)可以通過證明「第二含意(secondary meaning)」來得到,「第二含意」可以讓消費者根據商品的特色連結到商品的來源。

舉例來說,可口可樂的瓶身如果不打上「coca cola」商標名稱,還是可以判斷出這是來自可口可樂公司的商品,如此,這個商品就建立了「trade dress」。

就本案來說,「時間」成為商品是否成功建立Trade Dress的關鍵,商品的「第二含意」的發生應該在「侵權」事件之前,如果在之後,顯得之前已經有人有相近的商品或商標權,則無法證明該商品有「第二含意」。

法院在此提出一個「5年」的門檻(有侵權爭議的前5年),若一個商品獨家並連續使用了5年,可以假設其建立了「第二含意」。上述系爭商標(trade dress)註冊日是2013年9月10日,商標權人Converse Inc.爭辯不能以「註冊商標」來推定「商標是否有效」,也不應以商標註冊日來推定是否具有「第二含意」,並且USPTO核定商標時也不會去問是否之前已經有「第二含意」的相關資訊,這就是商標權微妙的地方。

(重要)因此,看來「商標的註冊」不會是「第二含意」的要件,而是「使用」!

如此,也使得本案商標權人Converse有了轉圜的餘地,CAFC法官提出6個商標/標誌是否具有「第二含意」的因素。

ITC使用7個條件:
(1) the degree and manner of use; (使用的程度與方式)
(2) the exclusivity of use; (使用的排他性)
(3) the length of use; (使用的時間長度)
(4) the degree and manner of sales,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al activities; (商品販售、廣告與行銷活動的程度與方式)
(5)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ffort to create secondary meaning; (建立第二含意獨特性的努力)
(6) deliberate copying; and (是否有蓄意仿製)
(7) association of the trade dress with a particular source by actual purchasers (typically measured by customer surveys)(外觀商標連結到特定來源(透過市調))

(重要)CAFC指示下,有6個條件:
The Standard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 Mark Has Acquired Secondary Meaning:
(1) association of the trade dress with a particular source by actual purchasers (typically measured by customer surveys); (外觀商標(商品)連結到特定來源)
(2) length, degree, and exclusivity of use;(使用排他性、長度與程度)
(3) amount and manner of advertising; (廣告量)
(4) amount of sales and number of customers; (販售量與消費者數量)
(5) intentional copying; and (蓄意仿製)
(6) unsolicited media coverage of the product embodying the mark.(媒體自主報導有關此商標的商品)

CAFC法官認為ITC過於著重早於商標註冊日之前的「第一次侵權使用」的使用證據,上述第(2)點「使用排他性、長度與程度」應該要參考使用者使用的證據,特別是在「侵權議題」產生前商標權人與其他人的使用。

Lanham Act 2(f)


除了已註冊商標,若要回溯到過去的使用證明「第二含意」(商品建立的Trade Dress較倚賴第二含意),這個判斷商品與商標(針對未註冊的商標的證明)是否具有「第二含意」的期限為「5年」(1946年Lanham Act),這裡還提到1905年是10年。



其實,這裡也提醒我們,商品可能與「商標」沒有一樣,但實質相似仍可能建立了「第二含意」,也就是本次ITC決定被駁回的主因,因為它並未考量商品與商標「實質相似」的情況。

CAFC判決:由於ITC並未證明商品在註冊前是否建立「第二含意」就判決商標無效,撤銷原判決,並發回重審,也要求給商標權人機會證明該商品在被告侵權使用前已經建立「第二含意」

my two cents:
本篇教示我們一個商品要成為企業具有識別性的商品(trade mark),有待時間考驗,以及這段時間如何使用的證據。此案中,ITC表明,如果商標有效,侵權成立,這也讓Converse在回頭的訴訟處於有利的一方,就看日後提出使用證據,商品是否與商標實質相似

判決文:
http://www.cafc.uscourts.gov/sites/default/files/opinions-orders/16-2497.Opinion.10-30-2018.pdf
(備份:https://app.box.com/s/30qgjoas2r4eclm1dpo5oibt6l135pdm

參考資料:
https://patentlyo.com/patent/2018/10/secondary-infringement-redefined.html

Ron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