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 星期五

僅功能描述導致發明為抽象概念 - Glasswall Solutions v. ClearSwift (Fed. Cir. 2018)

本篇案例告訴我們,專利範圍僅是功能描述會導致「發明為抽象概念」的判斷,申請專利範圍是要寫出HOW or WHAT? - Glasswall Solutions v. ClearSwift (Fed. Cir. 2018)

與發明人談案時,有很多時候需要引導發明人描述出「如何(HOW)」辦到這個發明,而不僅是功能、好處與效果,甚至有時提到發明「是甚麼(WHAT)」,可能還不夠。本篇警示我們寫軟體專利的時候,往往會落於功能性表達,要求更嚴肅地寫出如何辦到其中步驟,例如:如何判斷文件格式、如何判斷其中內容是不被允許的...

案件資訊:
原告/上訴人/專利權人:GLASSWALL SOLUTIONS LIMITED, GLASSWALL (IP) LIMITED
被告/被上訴人:CLEARSWIFT LTD.
系爭專利:US8,869,283、US9,516,045

判決日:December 20, 2018

本案緣起專利權人Glasswall對被告Clearswift提出侵權告訴,但地方法院判決系爭專利都為抽象概念,不符美國專利法第101條規定的專利適格性規定,Glasswall上訴CAFC。

系爭專利'283關於一種電子文件處理的方法,是要將文件中不要的內容刪除後重建電子文件的技術,根據Claim 1所描述的方法,先接收一電子文件,判斷格式,以根據格式判斷文件內容中允許的部分,之後僅取出這些允許的部分,重建一新的電子文件。這個技術可以排除文件中不允許存在在所屬格式的內容,比如病毒

1.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 electronic file to create a substitute electronic file containing only allowable content data, the method comprising:
receiving an electronic file containing content data encoded and arranged in accordance with a predetermined file type;
determining a purported predetermined file type of the received electronic file and an associated set of rules specifying values or range of values of allowable content data;
determining at least an allowable portion of the content data that conforms with the values or range of values specfied in the set of rules corresponding to the determined purported predetermined file type;
extracting, from the electronic file, only the at least an allowable portion of content data;
creating a substitute electronic file in the purported file type, said substitute electronic file containing only the extracted allowable content data;
forwarding the substitute regenerated electronic file only if all of the content data from within the electronic file conforms to the values or range of values specified in the set of rules; and
forwarding the incoming electronic file if a portion, part or whole of the content data does not conform only when the intended recipient of the electronic file has pre-approved the predetermined file type when associated with the sender of electronic file.

判斷是否符合美國專利法第101條規定時,採用Alice判例形成的TWO-STEP測試。在step 1(step 2A)中,討論到系爭專利範圍的內容僅是「功能描述」,而沒有指出實現的方式,判斷僅是一般習知的方式而已。

有關TWO-STEP測試的文章很多,列舉一篇:審查委員所認定的可專利性 - 101筆記(https://enpan.blogspot.com/2018/07/101.html

CAFC法官認為專利範圍並沒有揭示如何達到這個發明目的:認為申請專利範圍並沒有提出"如何接收文件"、"如何判斷文件格式"、"如何判斷允許的內容"、"如何取出其中允許的內容"、"如何建立新的文件"、"如何根據預定規則分析內容"、"如何判斷接收不符資料的授權"。



-引用案例-
法官引用案例Intellectual Ventures I LLC v. Symantec Corp., 838 F.3d 1307 (Fed. Cir. 2016),其中涉及的專利中方法項也如本次案例為過濾掉不要的內容,當時法院認定專利範圍僅為過濾郵件所用的技術僅是常見手段,而判決專利為抽象概念



此篇案例的過去報導:判定人類活動、一般電腦功能為抽象概念的案例 - IV v. Symantec (CAFC 2016)(https://enpan.blogspot.com/2016/10/iv-v-symantec-cafc-2016.html

"CAFC同意地院裁定'142專利僅是如一般實體郵局的實施概念,使得上述請求項涉及人類實作概念,技術並未超越一般目的電腦執行的一般電腦功能,認定為抽象概念的技術。"
------------------------

同樣地,法官在本案例也認為申請專利範圍沒有超越一般技術,僅是使用一般目的電腦的動作("generic computer-implemented steps"),與上述案例Intellectual Ventures I LLC v. Symantec Corp.如出一轍,因此作出相同的結論:系爭專利範圍涉及過濾電子文件中不允許內容,並沒有超越一般目的電腦實現的步驟,判斷為抽象概念(step 1 of Alice)。

既然不通過step 1(step 2A),還是要檢查step 2(step 2B),法院認為系爭專利範圍過濾不允許內容的技術為通常步驟,沒有超越抽象概念。

結論是,系爭專利權人無法證明系爭專利為新穎而有改善電腦技術的發明,同意地院判決 - 駁回專利權。

補充:
-功能語言與明確性與抽象概念的討論- 
這裡提到一個前例O’Reilly v. Morse, 56 U.S. 62 (1853),當時美國最高法院駁回摩斯電報的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理由是範圍僅描述傳送訊息到遠方,卻沒有任何機器的限制,使得專利範圍過廣而涵蓋到其他先前技術。

最高法院也有案例Halliburton Oil Well Cementing Co. v. Walker, 329 U.S. 1 (1946),當時法官駁回專利權因為專利範圍僅涉及功能元件,而沒有實施方式。

過去報導:1853年摩斯碼的發明人與專利爭議(https://enpan.blogspot.com/2015/08/1853.html

自然也有「正面」的案例,如Enfish, LLC v. Microsoft Corp., 822 F.3d 1327 (Fed. Cir. 2016),此篇告訴我們:改善電腦功能的軟體為可專利標的,可參考過去報導:

Enfish案對軟體可專利性有貢獻卻不能克服前案的阻礙 - Microsoft v. Enfish (Fed. Cir. 2016)(https://enpan.blogspot.com/2016/12/enfish-microsoft-v-enfish-fed-cir-2016.html

my two cents:
本篇判決有點特別是,將原本涉及112議題的功能性用語連結到35U.S.C. 101議題上,雖覺得怪怪的,但也有前例支持,也教示我們,僅是功能性描述(或是沒有新穎的作法)的申請專利範圍因為僅採用一般(電腦)步驟,讓法官認為發明是「抽象」的!

系爭專利範圍是個很典型的軟體專利的寫法,只是...這樣還是不見得能擋住「專利適格性」的檢驗。

1.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 electronic file to create a substitute electronic file containing only allowable content data, the method comprising:
...
15.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an electronic file to create a substitute electronic file containing only allowable content data the method comprising:
...
16. A device for processing an electronic file to create a substitute electronic file containing only allowable content data comprising:
a memory; and
a computer processor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memory, the processor executes a program stored in said memory to perform the steps of:
...
17.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omprising:
a memory for storing computer instructions executable by a computer to perform the steps of:
...
19. A network card compris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onfigured to store computer instructions executable by a computer to perform the steps of:
...
20. A semiconductor device comprising:
a memory for storing computer instructions executable by a computer to perform the steps of:
...
21. A device for processing an electronic file to create a substitute electronic file containing only allowable content data comprising:
a memory; and
a computer processor in communication with the memory, the processor executes a program stored on said memory to perform the steps of:
...
22. A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omprising a computer program executable by a computer to perform the steps of:
...
23. A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omprising a computer program executable by a computer to perform the steps of:

這些「增加篇幅」的專利範圍不是沒有意義,但寫多了...就是套公式...。最近與同事討論這類專利範圍的寫法,如果是基於軟體/方法特徵的裝置、系統、非揮發性記憶體、電腦可讀取飛暫態儲存媒體...,我覺得可以寫,似乎對主張權利有意義,但是"寫獨立項就好",可以不用在基於軟體/方法特徵的裝置後補了看來就不是「硬體特徵」的一堆軟體流程的附屬項。

判決文:
http://www.cafc.uscourts.gov/sites/default/files/opinions-orders/18-1407.Opinion.12-20-2018.pdf(備份:https://app.box.com/s/fehvpq343tx20vy5fms918ocha8iyzq5

參考資料:
https://patentlyo.com/patent/2018/12/relationship-eligibility-functional.html

Ron

2018年12月26日 星期三

關於修正標準的法院意見 - Cisco Systems v. Cirrex (Fed. Cir. 2017)

本案例探討在專利或准後程序(如再審、IPR等)的修正標準,特別在雙方攻防上,專利權人想要通過「重寫」專利範圍來「另闢戰場」,這個算高招,但卻也帶來不小「不被原說明書支持」的風險!

案件資訊:
上訴人:CISCO SYSTEMS, INC.
交叉上訴人/專利權人:CIRREX SYSTEMS, LLC
系爭專利:US6,415,082(95/001,175,再審
判決日:May 10, 2017

系爭專利US6,415,082關於光網組件,光網組件包括有一平面光導電路(PLC)與濾波裝置,這個PLC可以產生至少兩個傳遞光能的光徑,將光線分為至少兩個光束,分別帶有通道資訊,其中有個轉向元件,如鏡片,可被設定而以預設波長將帶有第一或第二通道資訊的光能饋入PLC。

此圖顯示系爭專利8通道多路分配與多路傳輸的交錯配置光導裝置。


系爭專利權人Cirrex在獲准34項專利後,在Cisco再審(inter partes reexamination)程序中刪除了這些專利範圍,但反而又增加權利範圍35~124項。審查委員在再審程序中判定除了Claims 56, 57, 76, 102, 103這幾項有專利性外,其餘範圍認為不被原申請時說明書支持而駁回。

Cisco對核准項提出上訴,Cirrex則為交叉上訴人。

修正後專利範圍是否仍被原說明書支持,常常是一翻兩瞪眼,不過在律師與美國專利較為寬容的規範下,使得專利權人可以在許多地方"動手腳",想辦法解釋新增專利範圍其實是說明書或圖式中的...。此例中,系爭專利通過上述光導裝置達成「切換光束」的功能,使用一個在PLC外的轉向元件(diverting element 1000)將某波長光束轉向,以另一波長光束取代原光束,還可加入其他波長光束,最終通過配置輸出多路傳輸的光線。



討論修正後專利範圍是否被原說明書與圖式支持的問題,就是因為解釋空間不小,判決文中(部分引述原PTAB意見)許多篇幅都是在解釋專利範圍以及判斷其中描述的發明特徵是否明確地被闡述在說明書與圖式中。



爭議是PTAB認為有專利性的Claims 56, 57, 76, 102, 103是否有被說明書與圖式支持?

CAFC階段:

解釋專利範圍時,採用與說明書內容等內部證據一致的BRI解釋原則,而說明書是否有足夠的支持PTAB解釋「“equalization” and “discrete attenuation” functions must occur inside the PLC」,則看各種內部證據的判斷,法院採用的標準就寫在判決文中第12頁內容。



Cisco主張PTAB錯誤解釋系爭專利所描述的結構,CAFC法官同意Cisco的主張,認為PTAB的解釋不符申請專利範圍中一般字義,甚至有不合理的解釋。





CAFC法官更正PTAB審查委員的解釋。


CAFC對於系爭專利的判斷是,系爭專利說明書沒有關於等化和離散衰減的描述("No Written Description for the Equalization and Discrete Attenuation Claims")。

在法官的眼裡,說明書有否支持範圍範圍?就是要讓相關技術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可以清楚地從說明書理解到申請專利範圍所描述的發明

"The written description requirement provides that a patentee must “clearly allow persons of ordinary skill in the art to recognize that [he] invented what is claimed.”"

其中眉角就是,說明書中滿足所需的詳細程度取決於申請專利範圍的性質和範圍以及相關技術的複雜性和可預測性。這自然與相關技術領域一般技術人員的知識水平有關。

"“The level of detail required to satisfy the written description requirement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nature and scope of the claims and on the complexity and predictability of the relevant technology."

針對轉向元件diverting element,CAFC法官認為這個元件的描述並不被圖式支持,並沒有在PLC的結構中,明顯地,應該是在PLC外部。




CAFC結論,系爭專利權人提出的修正後專利範圍並不被原申請時說明書與圖式等證據所支持。

補充,CAFC在討論用多「寬」的方式判斷說明書是否支持修正後專利範圍時,考慮了不少前例。




my two cents:
如何解釋專利範圍與判斷說明書是否支持修正後專利範圍,在專利上,就是看技術本身,並以相關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根據說明書、圖式、審查歷史等內部證據(輔以外部證據解釋一般技術特徵)來解釋專利範圍,判斷是否被原說明書支持。本篇告訴我們,在解釋上,沒有太多「彈性」,在外就是在外,甚至沒有討論到BRI原則下如何判斷,沒有在內的技術支持就沒辦法硬坳。

判決文:
http://www.cafc.uscourts.gov/sites/default/files/opinions-orders/16-1143.Opinion.5-9-2017.1.PDF(備份:https://app.box.com/s/jo6cpoq4i0quqgyxh6palvn6s68wg24j

資料來源:
https://patentlyo.com/patent/2017/05/description-disclosed-embodiments.html

Ron

2018年12月25日 星期二

泰國Petty Patent筆記

泰國Petty Patent,翻來是小型/小規模專利,以下資訊可以告訴我們...就不太像一般的「新型專利」(updated)

過去報導:
泰國專利 - 用專利學地理(https://enpan.blogspot.com/2018/10/blog-post_24.html

泰國官網提出發明專利與petty專利比較(設計在此省略,但可一起參考,泰國設計為實際審查制,保護期限為10年)
http://www.ipthailand.go.th/en/ความเหมือนและความแตกต่างของสิทธิบัตร-อนุสิทธิบัตร.html


  • 泰國「發明專利(patent)」與「petty(小型)專利」在保護標的上沒有不同,就不同於一般認知的「新型專利」,(編按,有些國家新型專利有某些限制,但不見得像台灣/中國/日本的概念),泰國petty patent是除了產品的元件、結構或機構外,還可包括生產流程、品質維持與改良等方面。泰國發明專利與petty patent的差異在於「小改良達到優點」的類型專利。
  • 泰國petty patent為登記制,任何人可以在完成登記註冊(registration)後1年內提出審查要求。
  • 泰國發明專利保護期限為20年,petty patent則為6年,可延長兩次,每次2年,最長到10年。
  • 兩者申請與審查費用差了近10倍。(編按,上表最下方的費用經查是發明20年、petty patent 10年的總費用,可參考:http://www.ipthailand.go.th/en/patent-006.html
費用表:
http://www.ipthailand.go.th/en/patent-006.html






  • 泰國發明專利(patent)與petty patent都可保護到產品、流程與相關改良,因為保護標的沒有差別,不能「一案兩請」。(編按,不能一案兩請的規定應該是指「相同發明」,但是如果能將專利範圍調整成不是相同發明,應該可同時分開申請patent與petty patent。)
  • 取得泰國發明專利權的要件:新穎性、進步性與產業利用性;petty patent則要求新穎性,有先進水平(another advanced level of invention),以及產業利用性。(編按,原則上petty patent形式通過即可,這些要件應該是用在無效理由上,因此還是要注意)


  • 新穎性優惠期及於國際展覽、政府機關展出後12個月。
  • 不得專利的項目:微生物、自然存在的動植物萃取出的微生物、科學與數學原理、電腦資料庫、人類與動物的診斷與治療方法,以及違反善良風俗與公眾秩序的發明(編按,泰國為佛教國家,可能規定要另外瞭解)


Ron

2018年12月24日 星期一

以圖找圖的筆記

一般來說,搜尋「設計專利」前案並不容易,一般僅能針對一些文字描述、名稱來查,但又騷不到癢處,但仍有「以圖找圖」的搜尋方式,這裡演練一下。

"文字"導向的WIPO的設計資料庫與搜尋:
https://www.wipo.int/designdb/en/index.jsp


EUIPO的商標檢索:https://www.tmdn.org/tmview/welcome


EUIPO的設計檢索:https://www.tmdn.org/tmdsview-web/welcome


EUIPO的"eSearch plus"可以圖找圖:
https://euipo.europa.eu/eSearch/

範例一:


用這個 "f" 的圖找圖 - trademark




用這個 "f" 的圖找圖 - design

範例二:


範例三:
可以上傳多圖來找...,這個design的結果多為「材質」,可能是兩個圖示之間沒有共通性?檢索結果中沒有結構上很像的。


Google以圖找圖:https://images.google.com/
這個以圖找圖的Google引擎十分厲害,得到的資訊不愧是Google!不過,Google Image目的是找到圖片的來源,不見得適合設計專利檢索!



my two cents:
以圖找圖的技術如果有「AI」技術應該會十分厲害,Google應該已經引入(eSeach plus不曉得有沒有?)。

感謝同事Jennifer的資訊。 Ron

2018年12月21日 星期五

107專師收字第159號 - 單一性

107專師收字第159號主旨:修正「專利審查基準」第二篇發明專利實體審查第四章發明單一性,自中華民國108年1月1日生效


本次修正後的一些重點筆記(修正後多半意思接近,但有微妙差異,以下有些筆記,修正篇幅大的部分為列舉範例),以下截圖自TIPO提供的劃線版。

- 單一性定義:專利法規範二個以上之發明屬於一個廣義發明概念者,得於一申請案中提出申請,此即發明單一性 。



- (這提供比較大的裁量空間)二個以上發明即使不具相同技術特徵, 仍可能具有對應的技術特徵。


-(針對擇一、依附請求項的單一性判斷)發明單一性之判斷 ,不因請求項之記載形式而有差異,不僅應對不同請求項所記載的二個以上發明進行判斷,對於單一請求項中以擇一形式記載的二個以上發明,亦須進行判斷。


- 不符單一性非舉發理由。

- (檢索前判斷單一性,而後經檢索確認相同或對應之技術特徵是否對先前技術有所貢獻,使每一發明相互關聯


- 相同技術特徵
- 對應技術特徵

- 符合單一性記載方式:相同範疇之獨立項可能包含相同或對應之技術特徵。

- 符合單一性記載方式:不同範疇之獨立項彼此之間可能包含相同或對應之技術特徵,如:物與製造該物之方法;物與該物之用途。

- (定義特別技術特徵)「特別技術徵 」係指申請專利之發明整體對於先前技術有所貢獻之技術特徵亦即相較於先前具有新穎性及進步性之技術特徵 ,原則上,應經檢索先前技術比對後予以確認


- 發明單一性之判斷步驟:(1)判斷各獨立項所載之發明間是否明顯不具單一性;(2)檢索先前技術;(3)若請求項1之發明具有特別技術特徵,則進一步判斷其他獨立項之發明是否均具有該特別技術特徵或與該特別技術特徵對應之特別技術特徵。

- 明顯不具發明單一性


- 非明顯不具發名單一性(判斷請求項間是否具有相同特別技術特徵)


- 若請求項不具發明單一性,應通知指出不具發明單一性之不准專利事由及因不具單一性而未進行檢索之請求項


- 不具發明單一性為核駁審定理由之一(顯示不具發明單一性事由可以通過申復或修正克服)。


感謝同事張專利師提供。

檔案在此:https://www.tipo.gov.tw/ct.asp?xItem=689777&ctNode=7127&mp=1
https://www.tipo.gov.tw/dl.asp?fileName=8121814505743.pdf
https://www.tipo.gov.tw/dl.asp?fileName=8121814512030.pdf(劃線版)
107專師收字第159號備份:https://app.box.com/s/l4ja7vp2lr18d1t16ux9yi417bxow2jy

Ron

2018年12月20日 星期四

查詢台灣專利權狀態

專利權證查詢作業網站:
https://tiponet.tipo.gov.tw/tipoRgtQry/QR01.aspx




範例一:



範例二:
發明人用JOBS, STEVE查到:


my two cents:
這個查詢系統針對已知專利來查比較方便,如果要查某個人的專利權,不容易排除同名同姓的狀況,因為無法多欄位查詢;另外,如果查外國發明人,用英文查有困難,因為名字中間有逗點就會變成"or",如:Jobs, Steve,會用兩個字的聯集來查;用"Jobs Steve"或"Steve Jobs"查就又查不到....,測試有限,可能無法知道所有問題或是我的查詢就有問題。

Ron

2018年12月19日 星期三

反覆且一致地描述的專利用語不容隨意解釋 - GPNE Corp. v. Apple Inc. (Fed. Cir. 2016)

本案資訊:
原告/上訴人:GPNE CORP.
被告/被上訴人:APPLE INC.
系爭專利:US 7,570,954、US 7,792,492
判決日期:August 1, 2016

本案緣起GPNE公司在北卡地院對Apple提出侵權告訴,經陪審團判決為侵權不成立,GPNE即對北卡地院的決定上訴CAFC。

GPNE CORP.是一間靠著30篇左右的通訊類別專利撐起來的NPE,官方網頁http://gpnecorp.com/)上載明許多通訊大廠與其授權與和解的資訊。


系爭專利US 7,570,954US 7,792,492原始專利權人就是GPNE CORP.,就是雙向訊息傳遞的技術,提供一個中央控制站,執行雙方來往的訊息傳遞。


GPNE CORP.Apple Inc.提出侵權告訴,疑似侵權產品是iPad, iPhone等通訊裝置,但北卡地院判決侵權不成立。

侵權不成立,若不是因為專利無效,就是專利範圍解釋後不能讀到被告疑似侵權產品上,本案系爭專利關於雙向傳呼(paging,BBCall)的系統,兩邊的裝置通訊是倚賴一個中央控制站,中央控制站可以處理雙向訊息,也可以處理電話簡訊,例如在傳呼時可以傳輸回撥電話號碼。

解釋專利範圍時,對系爭專利說明書的語言使用的「node」有了爭議。GPNE主張專利範圍中的裝置就是數據網路上的節點(node),但說明書中卻是使用了「pagers」或是「paging units」,這些裝置具備transmitter、receiver、beeper、vibrator、LCD顯示器、按鍵與傳呼電腦,並與電話相提並論。

(編按,多年前人手一機的BB Call多半是單向接收,但後來發展到可以雙向通訊,不過也漸漸式微,被行動電話取代,曾理解過幾件專利侵權訴訟,都是用當時Pager的專利,想要讀到後來行動電話的技術上,如下連結)

專利權人GPNE解釋為網路上可傳遞訊息的裝置,Apple則認為應該是獨立在電話網路(PSTN)中的「pager(傳呼器,蘋果主張pager是用在電話網路的裝置,而不能用在數據網路)」,說明書也特別使用了「paging units」與「pagers」,並同時使用了「telephone message」與「pager message」。

原告GPNE於是在一次開庭中要求陪審團應該以相關領域技術人員以通常意思就整篇專利與檔案歷史解釋「pager」,認為「pager」可以與獨立於電話系統的傳呼系統通訊,而在電話網路上以其他形式通訊。

關於數據網路上的「node」,地方法院發出專利範圍解釋的馬克曼命令(Markman Order):所謂「node」是在獨立於(不同於)電話網路的paging system中可以無線雙向通訊的pager。使得所謂「node」不能是GPNE所主張的pager。

"On August 13, 2013, the court issued a Markman order construing “node” as “pager with two-way data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y that transmits wireless data communications on a paging system that operates independently from a telephone network.”"

那麼,被告產品"iPhone與iPad"是否是GPNE的"pager"?

對此,Apple對原告專家與一般證人提出疑問,是否他們想的iPad, iPhone是一個pager?
(編按,問題可以是「iPad, iPhone是否就是系爭專利說的pagers?」)

GPNE則認為不能避免地,node在相關領域技術人員的一般意義上仍可解釋為系爭專利中的pager或paging unit,或說電話,可以運作在電話網路之外的其他形式的通訊網路中。

地院陪審團作出決定,認為侵權不成立,也就是不同意GPNE的解釋。

案件上訴到CAFC,解釋專利範圍的原則,一般來說是參考專利說明書等內部證據而給予專利範圍文字上的通常而慣用的意思(ordinary and customary meaning)。相關判例:Phillips v. AWH Corp.,
415 F.3d 1303, 1312–13 (Fed. Cir. 2005) (en banc)(可參考:https://enpan.blogspot.com/2015/05/phillips-v-awh-corp-fed-cir-2005.html)。



法院解釋專利範圍時,還參考了一個「客觀」資訊,就是,當專利說明書反覆地、一致地凸顯某些用語,照這樣解釋沒有錯

看來,本案符合這個解釋原則,因為系爭專利說明書中不下200次描述pager、paging unit,一致且反覆地描述,且審查歷史也支持這些說法,地方法院順著這些意思解釋,CAFC同意地院解釋的專利範圍。



即便專利權人拿出「請求項差異原則」來答辯,也不容翻轉以上結論,也就是不容易翻轉(或擴大解釋)自己過去曾經反覆強調的技術。

最後,CAFC即認同系爭專利中的pager或paging unit不能涵蓋到數據網路上的「node」,所謂node不能簡單解釋是系爭專利的pager。侵權不成立

my two cents:
確實,專利說明書一再描述的技術特徵就是專利的重點,是為了明確定界定發明,不容誤解,但將來也是不容隨意解釋!

實務上,「反覆地、一致性地」的描述是對的(校稿時常被指出前後用語不一致或是描述不一致),也是撰寫專利說明書的最高原則,但也削弱了解釋空間

雖然過去曾有案例(如下連結)判決pager的技術可以涵蓋到後來數據網路上的技術(跟通訊技術有關),而本案看來,過去在電話網路上的技術似乎也不容易涵蓋到數據網路(data network)的技術,不過,卻也給我們一些啟示是,現在技術水平寫的專利是否在可能的情況下有機會涵蓋到下一世代的新技術?除了看技術的創新程度外,還有技術本質在專利寫作的襯托下,還有可能涵蓋到更廣的範圍!

不曉得是不是可以這樣想,GPNE是個NPE,可能法院不容隨意擴大解釋專利範圍的立場會比較硬!

GPNE Corp. v. Apple Inc. (CAFC Aug. 1, 2016)判決:
http://www.cafc.uscourts.gov/sites/default/files/opinions-orders/15-1825.Opinion.7-28-2016.1.PDF(備份:https://app.box.com/s/f51j9vwsx9ikf71j6l0r92ad0xbvcm81

其他有關傳呼器的訴訟報導:
Motorola對Apple在德國贏了一個永久禁制令(https://enpan.blogspot.com/2012/02/motorolaapple.html
一件Motorola同步技術專利被判無效,將引發其他法院的連鎖效應(https://enpan.blogspot.com/2013/12/motorola.html

20年前的技術讓Apple判賠了2千3百萬美金 - 傳呼器的技術(https://enpan.blogspot.com/2014/11/20apple23.html

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