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29日 星期五

IP遺忘的世界 - 土庫曼(用專利學地理)

IP遺忘的世界 - 土庫曼/土庫曼斯坦(Turkmenistan)

根據Wikipedia的介紹,土庫曼(土庫曼語:Türkmenistan/Түркменистан/تۆركمنيستآن)是中亞西南部的內陸國,是蘇聯瓦解後於1991年獨立的「亞洲唯一永久中立國」,面積49萬平方公里,人口近600萬人(WIPO資料),國土不小,是僅次於哈薩克斯坦的中亞第二大國家,但可能很貧瘠,因為約80%的國土被卡拉庫姆沙漠覆蓋,但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

土庫曼國旗:

國徽:


從WIPO統計資料得知土庫曼的一點點IP資訊,從WIPO可以查到有關專利、商標與設計方面的法律條文:

專利/發明法:

利用Google翻譯得到一些資訊:

土庫曼專利法基於巴黎公約、PCT與歐亞專利公約形成,從統計看到的都是PCT相關申請案,因為資料不容易讀,在此就僅貼上WIPO的相關法律資訊(土庫曼1991年加入PCT)(https://wipolex.wipo.int/en/members/profile/TM):


GDP不到100美元,看來是個不富裕的國家:

專利:

從WIPO商標統計看起來是有一些商業活動:

設計:

(編按)
想要了解土庫曼,是因為查看疾管署Covid-19的世界統計圖時發現這個國家新冠肺炎0確診0死亡!(細節不查)

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數位影像與紙本比對驗證技術不見得符合專利適格性 - Solutran, Inc. v. Evalon, Inc., U.S. Bancorp (Fed. Cir. 2019)

看到本案內容,想到現在很多「遠距金融服務」都是利用影像來往與紙本資料比對確認而認證該次交易,從資料來看,PTAB可以認同這類技術具有專利適格性,但法院不見得同意,如此可知,即便這些應用很「進步」,但技術"本身"是否具有適格性都很有爭議,但也表示"技術本身"都不容易獲准專利。

在案例來往答辯中,專利權人反覆地強調系爭專利改善了習知支票兌現的問題,還有很多優點,然而,這都不是101的議題,剛好可以參考前例:再多的優點都無法克服不符專利適格性的理由 - Tenstreet v. DriverReach (Fed. Cir. 2020)https://enpan.blogspot.com/2020/10/tenstreet-v-driverreach-fed-cir-2020.html)。

- 應用習知裝置執行原本的工作不會轉換抽象為可專利的發明 - Content Extraction v. Wells Fargo Bank (CAFC 2014)(https://enpan.blogspot.com/2017/05/contect-extraction-v-wells-fargo-bank.html

本案例技術類似Content Extraction案例:

案件資訊:
原告/交叉上訴人/專利權人:SOLUTRAN, INC.
被告/上訴人:ELAVON, INC., U.S. BANCORP
系爭專利:US8,311,945
判決日:July 30, 2019

本案緣起地院作出的決定,包括(1)拒絕U.S.Bank提出系爭專利請求項不符專利適格性(35 U.S.C. § 101)的簡易判決請願(表示地院判定系爭專利符合35 U.S.C. § 101);以及(2)同意專利權人Solutran Inc.提出侵權成立的簡易判決請願。

系爭專利US8,311,945關於一種支票處理方法,用於支票兌現時雙方銀行帳戶之間交易的確認,檢查路線分為兩條,一為資料檔案本身,另一為其數位影像,再比對兩者確認正確性。


1. A method for processing paper checks, comprising:
a) electronically receiving a data file containing data captured at a merchant's point of purchase, said data including an amount of a transaction associated with MICR information for each paper check, and said data file not including images of said checks;
b) after step a), crediting an account for the merchant;
c) after step b), receiving said paper checks and scanning said checks with a digital image scanner thereby creating digital images of said checks and, for each said check, associating said digital image with said check's MICR information; and
d) comparing by a computer said digital images, with said data in the data file to find matches.

Claim 1界定一個處理紙本支票的方法,接收支交易金額、支票上磁墨字元辨識(MICR)資訊,以及資料檔案,接著進行帳戶認證,再是接收掃描支票得到的數位影像,最後進行兩者比對。

針對地院判決,雙方都上訴,上訴理由包括地院拒絕Solutran在期限外要求在訴狀加入蓄意侵權的主張,以及不符U.S. Bank(包括Elavon)被告侵權成立的決定。

本案議題主要是101,專利權人針對系爭專利的專利適格性提出回應,主張系爭專利改善了資金的可利用性,強調以下優點:


一些歷史:
本案緣起侵權訴訟,但也查驗系爭專利曾經面對PTAB的CBM(Covered Business Method)異議程序,當時PTAB審理系爭專利是否具有專利適格性的議題,那時,美國最高法院作出Alice v. CLS Bank判例,也使得PTAB判定系爭專利的具體流程超越抽象概念,作出符合專利適格性的最終決定

地院順著這個PTAB決定也判定系爭專利符合專利適格性。

地院在這個判決中也是有值得一提的事項,也就是地院法官認為系爭專利Claim 1具有「進步特徵(inventive concept)」,特別是其中描述兩個主要步驟,且這個特徵並未見於先前技術中,非顯而意見地改良了先前技術。

CAFC階段:

案件上訴CAFC,同樣地,CAFC審理專利適格性仍採用了TWO STEP檢驗法,不厭其煩地貼上檢驗步驟:


step one: CAFC判定系爭專利涉及抽象概念。引用相關前例(關於廣告顯示與提供消費者存取媒體內容等,判定發明中創新的部份是一種創意而非技術層面的("Because the innovative aspect of the claimed invention was an entrepreneurial rather than a technological one...
")。

CAFC法官認為,本案類似Content Extraction v. Wells Fargo Bank (CAFC 2014)案例,都屬於紙本文件處理(萃取資訊)的技術,也就屬於資料收集、識別與儲存等抽象概念的發明!


參考案例:
- 電腦軟體發明中僅靠新穎特徵仍不足以克服不符101的理由 - Ultramercial v. Hulu (Fed. Cir. 2014)案例討論(https://enpan.blogspot.com/2014/12/101-ultramercial-v-hulu-fed-cir-2014.html

- 應用習知裝置執行原本的工作不會轉換抽象為可專利的發明 - Content Extraction v. Wells Fargo Bank (CAFC 2014)(https://enpan.blogspot.com/2017/05/contect-extraction-v-wells-fargo-bank.html

step two: CAFC判定系爭專利並非改善電腦技術本身,也非產生改善特定技術領域的效果,僅是指示使用者以習知、常規的活動實現的技術,甚至在系爭專利說明書也描述請求項中每個步驟都為習知的步驟,使得整體技術並未建立任何可以轉換抽象概念為可專利應用的「進步概念(inventive concept)」。


CAFC判定系爭專利僅使用了一般目的電腦與掃描機執行習知活動,並未具備「進步概念」。

"Merely using a general-purpose computer and scanner to perform conventional activities in the way they always have, as the claims do here, does not amount to an inventive concept."


my two cents:

對於美國最高法院判例「Alice Corporation Pty. Ltd. v. CLS Bank International (2014/6/19)」已經有許多報導與被影響的案例出爐,特別是USPTO對此還作出專利審查綱要,可參考本部落格文章:

可專利性專利適格性審查方針更新筆記:http://enpan.blogspot.tw/2015/09/blog-post_21.html
USPTO可專利性教戰守則(TWO-STEP TEST):http://enpan.blogspot.tw/2014/12/uspto-two-step-test.html

過去相關報導:
http://enpan.blogspot.tw/2014/06/alice-corporation-pty-ltd-v-cls-bank.html
(抽象概念若僅以一般目的電腦實現,不可專利 - Alice Corporation Pty. Ltd. v. CLS Bank International (2014))



https://patentlyo.com/patent/2019/07/solutran-processing-eligible.html

Ron

2021年1月20日 星期三

EPO:數據驅動的第四次工業革命(筆記)

在EPO線上論壇(Impact of AI on patent system explored at EPO digital event)中,EPO首席經濟學家稱「data-driven economy」(數據推定經濟)為第四次工業革命(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專利趨勢可以證明,如2018年一年就有近4萬件有關數據驅動的專利家族的申請量,並有加速的趨勢。

(highlight)專利在AI驅動的世界的角色(https://youtu.be/tSd8VePSZJQ

<iframe width="500" height="281" src="https://www.youtube.com/embed/tSd8VePSZJQ" frameborder="0" allow="accelerometer; 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gyroscope; picture-in-picture" allowfullscreen></iframe>

本篇主要資訊來源:
Patents and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global technology trends enabling the data-driven economy(http://documents.epo.org/projects/babylon/eponet.nsf/0/06E4D8F7A2D6C2E1C125863900517B88/$File/patents_and_the_fourth_industrial_revolution_study_2020_en.pdf

文中定義數據驅動經濟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涵蓋的技術領域:IOT、cloud computing、big data、5G communication、AI。

這裡強調了第四次工業革命並非著重硬體技術,而是在快速成長的軟體技術,就專利系統而言,稱為電腦實現發明(computer-implemented invention,CII),然而,就歐洲專利法而言,如Article 52 EPC,排除了「電腦程式本身」的可專利性專利適格性,因此,軟體實現的發明顯然還是要涵蓋技術成份

根據歐洲訴願委員會判例,已經建立電腦實現發明的可保護的架構,其中涵蓋人工智能的可專利性專利適格性,但要獲准專利,仍要符合其他專利要件:工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換句話說,需要以新穎、非顯而意見的技術解決技術問題的軟體發明,才能獲准歐洲專利。

(重要)如此,就AI而言,抽象的機器學習演算法"本身(as such)"為不可專利的標的,但如果是在特定技術領域下解決技術問題的AI演算法(使用神經網路等演算法),為可專利的標的。(參考資料:https://www.epo.org/news-events/in-focus/ict/hardware-and-software.html


----------------------------------------------------
摘錄一些表格(表格會說話):
2000-2018年第四次工業革命(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4IR))相關專利(家族)申請趨勢:

各領域(消費型物品、服務、車輛、健康照護、工業、公共建設、農業)4IR的專利申請量都有成長(2000-2018):


IP5的
4IR的申請趨勢:

歐洲會員國的4IR申請成長率(依序瑞典、瑞士、奧地利、英國、芬蘭、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法國、荷蘭):


企業的4IR專利申請量的佔比,分兩階段,2000-2009、2010-2018,三星顯然是布局最多的單一企業,用顏色來看,日本公司早期較多,但被韓國趕上!一直待在排行榜前10名的有三星、Sony、Nokia、Apple、微軟,華為竄出。

就全球都市來看,前20名的國家,可以看到台北,美國城市入榜最多:

研究中將數據驅動技術分類為三種:核心技術(core technologies)、致能技術(enabling technology)(編按,應該是指從核心技術開發的技術),以及應用領域(application domain)。

2010-2018在核心技術的專利布局申請人排行榜,三星一直是獨占鰲頭,華為異軍突起,再加上很多傳統已知的科技巨擘:

致能技術排行:

應用領域的排行:


----------------------
所謂數據驅動的工業革命,簡單來說就是倚重了電腦科技,其中涉及的技術很多,有硬體、軟體與通信技術:

這幾項的趨勢:

數據驅動的技術領域:


my two cents:
我自己粗淺地判斷人工智能(AI)與專利的關聯有幾個面向,本篇引用的研究內容多少都給了些答案:

一、AI相關發明的專利性?
二、AI演算法的可專利性專利適格性
三、應用AI的發明的專利性?
四、AI的明確性?(應用他人演算法產生的不明確疑慮)
四、AI輔助專利審查的優點?

參考資料:
Patents and 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global technology trends enabling the data-driven economy(http://documents.epo.org/projects/babylon/eponet.nsf/0/06E4D8F7A2D6C2E1C125863900517B88/$File/patents_and_the_fourth_industrial_revolution_study_2020_en.pdf

EPO資料:Impact of AI on patent system explored at EPO digital event(https://www.epo.org/news-events/news/2020/20201218.html

Ron

2021年1月19日 星期二

Quayle Action 與 IDS提出時機(筆記)

筆記

本篇名為「Quayle Action 與 IDS提出時機」,主要是因為看到MPEP 609(https://www.uspto.gov/web/offices/pac/mpep/s609.html)中的這個表格:


本部落格有關Quayle Action的報導:
- 美國專利修正規定(MPEP714)(https://enpan.blogspot.com/2015/07/mpep714.html

本部落格有關IDS(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atement)的報導(編按,感覺有點過時,此篇再討論一下):
- 有關「意圖欺瞞」的IDS案例討論 - Larson Mfg. Co. v. Aluminart Products Ltd. (Fed. Cir. 2008)(https://enpan.blogspot.com/2017/01/ids-larson-mfg-co-v-aluminart-products.html
- 補充IDS提出的時機 - 適用發明、設計、植物專利(https://enpan.blogspot.com/2011/06/ids.html
MPEP 609 - Information Disclosure Statement(https://enpan.blogspot.com/2008/12/mpep-609-information-disclosure.html
- 審查委員要求補充IDS內容(https://enpan.blogspot.com/2011/10/ids.html

IDS提出的主要時機:
(1) 專利申請案申請日後三個月內
(2) 在第一次審查意見發出以前
(3) RCE後第一次審查意見以前
但在上述時間以外,若在終駁(final action)、核准通知(notice of allowance)或審查程序終結以前,仍可提出IDS,只要繳費以及相關聲明,比如相關IDS文件已經見於外國審理中(須為IDS提出前的三個月內的意見),或提出IDS前三個月以前不為任何人所知。
提出IDS的時機:提出美國申請案(一般正式案,可能為PCT轉入美國)後三個月內,並於第一次OA之前(包括RCE後1stOA);若於第一次OA之後,應該審查程序關閉之前,如發出Final OA、核准通知,或Quayle Action之前。

以上提出的表格表示提出IDS的時間:
(1)提出美國專利申請案三個月內、PCT進入美國階段申請案三個月內、RCE或CPA提出後下一次OA之前,或是針對國際計申請案公告後3個月內、第一次OA之前等。
(2)上述第(1)點之後,但為發出最終意見、notice of allowance或Quayle action之前。
(3)上述第(2)點之後,但為繳付領證費之前。
(4)繳付領證費後,不再受理IDS

有關Quayle Action:
(1) MPEP 714.14 Amendments after allowance of all claims

發出Quayle Action的條件是「全部的專利範圍」已經處於可核准狀態,就差了一些需要修正的地方。

MPEP 714.14中7.51節提到Quayle Action的條件:

7.51 Quayle Action
This application is in condition for allowance except for the following formal matters:
Prosecution on the merits is clo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actice under Ex parte Quayle, 25 USPQ 74, 453 OG 213 (Comm’r Pat. 1935).
A shortened statutory period for reply to this action is set to expire TWO (2) MONTHS from the mailing date of this letter. Extensions of time may be granted under 37 CFR 1.136 but in no case can any extension carry the date for reply to this Office action beyond the maximum period of SIX MONTHS set by statute (35 U.S.C. 133).

(2) OA中會在status一欄中勾選表示除了一些形式的問題,申請案進入Quayle Action,案件處於獲准並將關閉的狀態。
(3) OA中表明回應Quayle Action的期限是兩個月。
(4) 但仍可延期,過了延期期限案件即被拋棄,至多到6個月


Ron

2021年1月18日 星期一

其實應用習知元件仍有機會符合101規定 - iLife Technologies, Inc. v. Nintendo of America, Inc. (Fed. Cir. 2021)

本案例為很典型的101議題案例,釐清了一件101檢驗法則(two-step rule)中常被混淆的事情,就是step 1判斷專利範圍描述的發明是否屬於法定不予專利的標的?step 2為發明判斷為法定不予專利標的時,確認專利範圍中是否具有足以轉換為可專利標的(實際應用)的額外元件(additional element)或說是進步特徵(inventive concept)。但如何判斷進步特徵?就看專利範圍中是否僅是已知、常規或習知的元件(well-understood, routine, conventional activities),但這個判斷僅適用step 2,非針對step 1。從判決內容可得出法院對此提出一些解藥!

案件資訊:

原告/上訴人:ILIFE TECHNOLOGIES, INC.

被告/被上訴人:NINTENDO OF AMERICA, INC.

系爭專利:US6,864,796

判決日:January 13, 2021

本案緣起iLife於法院提起Nintendo(任天堂)侵權告訴,Nintendo在審判中提起專利(claim 1)無效(101議題)的簡易判決請求,地院拒絕此請求,並不討論有點棘手的35 U.S.C. § 101。地院陪審團判決侵權成立後,Nintendo更新後重新提出系爭專利不符35 U.S.C. § 101規定的請求,這時地院同意,判定系爭專利Claim 1屬於「收集、處理與傳送資訊」的抽象概念(step 1),也沒有包括進步概念(inventive concept)(step 2)。其中判斷原則參考案例如:DDR Holdings, LLC v. Hotels.com, L.P. (Fed. Cir. 2014)。

可參考:商業方可專利性專利適格性?電腦軟體專利的生機 - DDR Holdings v. Hotels.com (Fed. 2014)案例討論(https://enpan.blogspot.com/2014/12/ddr-holdings-v-hotelscom-fed-2014.html) (在此更正較佳為“專利適格性”,指是否為可被專利保護的標的,clarified, updated on Aug. 3, 2023)

系爭專利US6,864,796關於一種通訊裝置中評估活動的系統,系統有感測器、處理器等,主要用於感測相對於環境(比較不動的部份)的活動。其中感測器如加速度計,用於感測身體的動作,處理器為根據感測器資料評估是否為活動(相較於環境),產生一個公差的標記(tolerance indicia)。

其中爭議在Claim 1是否屬於不符35 U.S.C. § 101的專利範圍?

Claim 1: A system within a communications device capable of evaluating movement of a body relative to an environment, said system comprising: 

a sensor, associable with said body, that senses dynamic and static accelerative phenomena of said body, and 

a processor, associated with said sensor, that processes said sensed dynamic and static accelerative phenomena as a function of at least one accelerative event characteristic to thereby determine whether said evaluated body movement is within environmental tolerance;

wherein said processor generates tolerance indicia in response to said determination; and wherein said communication device transmits said tolerance indicia.


專利權人上訴CAFC:

CAFC審理系爭專利是否符合35 U.S.C. § 101規定時,同樣採用two-step檢驗原則。

CAFC同意地院判斷系爭專利Claim 1發明中使用感測系統評估身體為靜態或動態的技術屬於收集、處理與傳送資訊(gathering, processing and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的抽象概念,沒有提出任何執行功能的具體細節

step 1:CAFC引用案例(剛好都曾經報導過)如下,判斷系爭專利Claim 1屬於抽象概念。

- 取代人工的電腦監測系統並未超越抽象概念? - Electric Power Group, LLC v. Alstom S.A. (CAFC 2016)https://enpan.blogspot.com/2016/08/electric-power-group-llc-v-alstom-sa.html

- 應用習知裝置執行原本的工作不會轉換抽象為可專利的發明 - Content Extraction v. Wells Fargo Bank (CAFC 2014)https://enpan.blogspot.com/2017/05/contect-extraction-v-wells-fargo-bank.html

這些引用案例都與軟體發明相關,若僅取得人工,或是應用習知裝置執行的軟體發明,屬於抽象概念

專利權人iLife答辯,也能找到支持系爭專利非屬於抽象概念的案例,然而,CAFC導正這些案例的解釋,如Thales(編按,本部落格也曾有相關報導,但僅報導在CFC案例(2015),非CAFC(2017))與CardioNet,CAFC認為前案Thales專利範圍描述慣性感測器的特別設定,以及參考座標系的特定選擇,能準確計算移動物件的位置與轉向,這非抽象概念、非常規手段。(法院教的通常是重點!

反之,本案系爭專利為改善移動感測系統的方法,並特定物理上感測器的設定,僅是其一般用途,因此非前例為符合專利適格性的條件

Thales Visionix Inc. v. U.S. (Fed. Cir. 2017) - CFC案例:美國政府認為自己使用的戰機頭盔技術專利無效!(https://enpan.blogspot.com/2015/08/cfc.html

內容摘錄:"CFC認為系爭專利涉及採用自然法則追蹤移動物體的抽象概念;認為系爭專利請求項範圍並未界定特定範圍下的方法,也就是這個追蹤技術並未限定應用而有過廣而抽象的問題("...the patent claims are not specific to this use"),比如沒有限定在戰機、頭盔等技術上,也就是如果專利權人在此作出專利範圍限制,或可仍繼續保有專利權。"

CAFC在這部份是同意地院判決的!(系爭專利屬於抽象概念)

step 2:判斷專利範圍中是否包括有可轉換抽象概念為可專利應用的額外元件

"At step two, we “consider the elements of each claim both individually and ‘as an ordered combination’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additional elements ‘transform the nature of the claim’ into a patent-eligible application.” Alice, 573 U.S. at 217."

而有此額外元件的條件是:專利範圍包括超越已知(well-understood)、常規(routine)與習知(conventional)活動的元件(編按,這是我的翻譯,但應該還有更好的翻譯,反正就這幾項:well-understood、routine、conventional)。

這個判斷可能也有些主觀,但要有判斷邏輯,降低主觀認定。例如,查閱系爭專利說明書內容,判斷專利範圍中的元件(本案為電腦、感測器與處理器)是否屬於通用的元件?很不幸地,CAFC認為系爭專利說明書描述的感測器量測靜態與動態加速度為已知,沒有非習知的作法。

也就是專利權人反覆強調其中Sensor的厲害,卻仍被判定為習知元件執行已知的技術,CAFC判決系爭專利範圍並沒有轉換抽象概念為可專利標的的額外元件!

"If a claim’s only ‘inventive concept’ is the application of an abstract idea using conventional and well-understood techniques, the claim has not been transformed into a pa-tent-eligible application of an abstract idea."

my two cents:

其實發明多半為「改良型」的發明,也就是充分利用已知元件經過重新安排、設計或程式撰寫得出新的功能,如果有其特點(進步特徵),也就可以通過101檢驗,但如果僅為資訊處理或採用已知元件,就可能遭遇阻礙。

從本案可得出一些心得就是,即便使用了已知元件,但其中提供了新穎的特徵,如特別的設定、功能與新的應用,就可能為專利範圍中的進步特徵,符合101規定。

判決文:http://www.cafc.uscourts.gov/sites/default/files/opinions-orders/20-1477.OPINION.1-13-2021_1716793.pdf(備份:https://app.box.com/s/5racp414v1804t5kbbvbue0sy8vlmbde

Ron

2021年1月14日 星期四

臺日專利檔卷資訊交換(試用報告)

TIPO公告:https://www.tipo.gov.tw/tw/cp-85-884509-c16e1-1.html

一、自110年1月12日起開放「臺日專利檔卷資訊交換」服務試運行,使用者可查詢到已公開之臺日發明及新型案件專利家族資訊,並線上調閱臺日審查檔卷資料。

二、網站可查詢已公開、公告之臺日專利審查檔卷資料,其中涵蓋EPO worldwide bibliographic data(DOCDB)專利家族清單;臺日案件審查文件清單;臺日案件審查文件檔案;臺日案件IPC分類及引證文獻資訊。

根據公告內容可知,其中專利家族的資料來源是DOCDB(https://www.epo.org/searching-for-patents/data/bulk-data-sets/docdb.html),而可得卷宗僅台、日而已(其他還是有許多來源)。利用EPO檢索功能找一個簡單的範例(INPADOC patent family):

試用一下「臺日專利檔卷資訊交換」網站服務:

網站:https://tiponet.tipo.gov.tw/S093_WEBP/outer/outer4001pub

第一範例:用台灣案申請號查詢可得(符合EPO "INPADOC patent family"查詢結果):

JP審查卷宗:



TW卷宗:


第二範例:

從JP案查(查詢結果就只顯示JP案):

從TW查才可得到完整家族資料:

JP卷宗:


官方完整的報導:

https://tiponet.tipo.gov.tw/S093_WEBP/outer/outer4001pub


my two cents:

從試用結果來看,若沒有專利家族,這個服務就沒有答案,顯然是針對JP案,不會得到沒有JP案的申請案家族資料!

看來,就查詢JP卷宗而言,這是很厲害的服務,還直接翻譯成英文,也可順便理解專利家族!

但是從簡單的試用來看,用TW案號查可以得到完整的家族資料,包括JP卷宗(如果家族有JP案時),但從JP案號來查,就僅JP案而已,無法看到完整的家族。(這應該是資料庫程式設計的問題!)

Ron

2021年1月12日 星期二

本篇僅後續追蹤案件 - 任天堂の対マリカー勝訴が確定

本篇接續之前報導的後續發展,可參考:街頭賽車侵犯任天堂公司甚麼權利?(日本智財高等法院判決Nintendo v. MariMobility)(https://enpan.blogspot.com/2020/02/nintendo-v-marimobility.html


任天堂公司於2017年向MARI Mobility Development Co., Ltd提出侵害商標權、著作權以及不公平競爭的告訴,案件經日本智財高等法院判決判決(January 29, 2020)成立「不公平競争」,判賠5千萬日圓」後,被告上訴日本最高法院後,被駁回確定(2020年12月24日),確認任天堂公司勝訴(維持高等法院判決),要求被告Mari Mobility停止侵權行為。(被告相關商標申請也都被駁回)

兵敗如山倒,Mari Mobility的商標「マリカー」(註冊號:5860284)被任天堂撤銷:


異議理由(參考Google翻譯):

註冊號為5860284的商標("マリカー")字母為“Marikar”,申請時提出(2015年5月13日)第12類「船舶及其部件及其零件」,以及第35類「船體,車身,車身,互聯網廣告的廣告,廣告材料的計劃和製作,產品展覽和廣告交易會的計劃或管理,廣告業務,市場研究或分析,提供有關產品銷售的信息,職業培訓,拍賣活動,提供工作信息,計劃,活動或舉辦活動,展覽,貿易展覽會和商業廣告,促銷和廣告展示以及提供有關這些信息的信息」,以及第39類「船舶,飛機,車輛,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嬰兒車,人力車,雪橇,推桿,貨車,馬車,後排汽車的貸款,以及有關這些信息的提供」的商標申請,於2016年9月9日核准註冊。

引用前案商標:第4222218號("Mario Kart"),於1996年9月27日註冊申請,目前有效。


系爭商標「
マリカー」撤銷理由(摘錄審判理由):
(1)即便系爭商標有原創性,但原告(任天堂)商標為著名商標,有一定的熟悉度,使得一般消費者會混淆系爭商標與任天堂商標。
(2)商標與原告(任天堂)商標相似。
系爭商標前半部分的“ Mari”字符與“ Mario”字符共用,發音相似,字母很常見,外觀上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系爭商標與原告商標的對應產品有共通性。



補充資料 - 日本知識產權法院(民事、請求撤銷裁決)結構:

相關信息可能來源:
MARI mobility (https://kart.st/https://maricar.com/)目前為止沒有找到相關消息。


最高法院判例(本案並非判例):https://www.courts.go.jp/app/hanrei_jp/recentlist2?page=1&filter%5Brecent%5D=true(等了幾天沒有等到判決書,可能是沒有形成判例就沒有檔案?!?)

相關新聞報導:
Nintendo官網新聞:https://www.nintendo.co.jp/corporate/release/2020/201228.html (公道カートのレンタルサービスに伴う当社知的財産の利用行為に関する最高裁決定(勝訴確定)について)

https://www.engadget.com/nintendo-seals-court-victory-against-knockoff-gokart-tour-company-133028716.html (Nintendo seals court victory against knock-off 'Mario Kart' tour company)

https://gnn.gamer.com.tw/detail.php?sn=208607 (確認侵害《瑪利歐賽車》商標權!街頭卡丁車「MariCar」須賠償任天堂五千萬日圓)

https://japanese.engadget.com/mario-kart-vs-maricar-080659948.html (任天堂の対マリカー勝訴が確定、最高裁が上告不受理。商標「マリカー」も無効)

感謝公司newsletter報導。

Ron